前几日看书之时,发现一本教辅书上前一页所写为“后母戊鼎”,而后一页为“司母戊鼎”,想起之前另一本教辅书上也为“后母戊鼎”,以为出版有误,于是拍照...

收录了8篇文章 · 5人关注
前几日看书之时,发现一本教辅书上前一页所写为“后母戊鼎”,而后一页为“司母戊鼎”,想起之前另一本教辅书上也为“后母戊鼎”,以为出版有误,于是拍照...
“笔下有那么多广袤的字可供选,偏偏生前未出版片刻团圆。自认惊叹的桥段终沦为老生常谈给予你全部如病入膏肓一般背叛萌芽在追忆里每一处柔软原谅至无可转...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初读时便爱上了这首诗,寥寥数字,道尽浪漫,爱上了里面的心心相印、两情相悦。再读...
曾经一度,爱绮美迤丽的文字。时读季羡林文集《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讶于其文字中的平常,寻常小事,口语般说道,竟也成了文学界的泰山北斗!不经一阵叹息...
一、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初识这首词是在父亲的文字里...
文/宋小温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自是不用我多说(想说我也说不清楚啊)。单就诗来讲,就是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说别的,翻译上就很有讲究,...
闲读红楼,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被宝钗这机带双敲给敲乐了,不着痕迹却又妙趣横生。 话说宝玉说她似杨贵妃体丰怯热,宝钗心中...
专题公告
“书有未曾经我读,还需拿出曝晒,正有愧于郝隆;但是造物小儿对于人的身心之蛀蚀,年复一年,日益加深,使人意气消沉,使人形销骨毁,其惨烈恐有甚于蠹鱼之蛀书本者。人生贵适意,蠹鱼求一饱,两俱相忘,何必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