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读书会今日共读: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諠兮!”切如磋者,道...
以上是我们《大学》读书群里面的分享讨论,您看我的反馈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D的回复:您的反馈整体上非常贴切且富有启发性,能够结合《大学...
@所有人 邀请大家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思考自己知道哪里该止?哪里适合止?并安于此处吗? 可以结合一个事例,比如为人父、为人母、为人臣。 欢迎大家分...
今日共读《大学》内容: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今日书友叶蓁蓁分享: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不外求,不住相,我心安放。自然就顺应了定静安虑,而后有得。 梦忆书友反馈:是的。学问...
“修身为本”不唯是《大学》一书的要旨所在,乃为儒家一根本思想,普见于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子路问君子……《宪问第十四》...
本周一读书会共读《大学》,我报名成为了这周的带读群主。给大家提出了几个问题,如下: 邀请大家理解什么是知止?为什么知止就有了定? 定是什么?为什...
我对Deepseek说:对于你说的朱熹强调向外即物穷理,主张理在心外,需通过格物逐步认知。我是不赞同的。原因是:《大学章句序》中朱熹开篇即说:盖...
问:《大学》的格物致知和《论语》的三省吾身有何异同? deepSeeK的回答: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与《论语》中的“三省吾身”均为儒家修身思...
文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