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班干部选择
一周的时间中,教师需要观察本班同学的表现,尽快熟悉每一位同学的名字,以及他们的性格,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品质。我通过适当请同学帮助参与班级管理、执行活动等方式,物色出了一些具备班干部条件的学生。例如:分早餐、卫生负责人、上课喊起立、管纪律。这些事情可以看出一个学生是否有责任心,条理是否清晰,是否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否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等等。
班干部定好后,我还选择出了语文水平较好,识字较多的同学做语文课代表,负责做小老师带读或上台示范写字。
接下来就是细化到定小组长,负责收齐同学的作业本,发作业。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一年级学生识字水平有限,很多同学的名字不认识,无法将作业本发到对应同学手里。因此,小组长也需要细分为每一列的负责人,这样一个人就从负责十几个人,到了负责五六个人,减轻的任务量,也就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在负责人手上找出自己的作业本了。
教师还需要和全班同学强调,第二天要交上来的签名表、作业本不要直接放在讲台。不然教师一个一个清点谁没交会非常浪费时间,需要提醒她们交给对应每一列的负责人。
02.座位安排
最初的座位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自由选择的,初次调座位是按照学生的身高,并且照顾到视力较弱的学生进行安排的。而开学一周后,每位同学的表现教师也有了基本了解,就需要再次进行局部调整。例如:吵闹的男生放进文静的女生堆,爱讲话的两个男生女生拆开,基本遵循一男一女的配置,文静的和爱讲话的做同桌。
但这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同学们熟悉起来后,又开始讲话了。甚至原本看似“文静”的学生,和调皮爱说话的学生坐在一起后,也开始说话了。目前我的解决办法是小组之间,前后两组同学之间比赛,相互监督,发挥同学之间的带动作用,或是让班干部督促周围的同学保持纪律。并且,座位有必要定期进行前后左右滚动。经常下讲台巡视,留意特别爱说话的同学。必要的情况下,将头号捣蛋分子安排到前两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