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政者,正也”,从古至今,一个人政绩观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从政口碑与为官声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树立正确政绩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等问题,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为民造福才是最大政绩”,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人民至上,在“以史为鉴”中回答“为谁创造业绩”的问题。唐朝李皋在担任温州知州时,积极改善民生,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当时,温州时常遭遇水患侵袭,导致农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为解决这种情况,首先他组织百姓修建了水利工程,疏通河道,加固河堤,提高了防洪能力。其次,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水稻等作物,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当地兴办学校、聘请教师,为百姓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而在我国延续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还涌现了诸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君舟民水”等经典名言。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秉承了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将人民作为政绩观的核心,作为干事创业的价值源头。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更应树立和践行“干事为民”的政绩观,坚守为民初心,牢记为民宗旨,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人民情怀,了解民之所想、民之所急、民之所盼。
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时代发展”中回答“创造什么样的业绩”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经过长达45年的时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已经迈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不断创造出“高质量”业绩。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更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做那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做那些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以群众评价为尺、群众呼声为绳,准确把握好稳和进、破和立、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不贪一时之功、一时之名、一己之利,让业绩经得起历史、人民与实践的考验。
坚持真抓实干,在“火热实践”中回答“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要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要让“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靠的绝不是“敲锣打鼓”,而是滴水石穿、久久为功的埋头苦干,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是“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新中国成立以后,山西右玉的历任县委书记展开植树接力,带领当地群众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奇迹之所以出现并不是上天的“眷顾”而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更应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秉承革命前辈们的精神,确保思想不“偏航”、言行不“逾矩”,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勇于褪去“孔乙己的长衫”,撸起袖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主动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相信在新征程上,锚定奋斗目标,筑牢思想基石,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断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激扬“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怀抱理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就一定能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