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亲朋好友中婚姻出问题的比较多,对于婚姻的本质是什么,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位男性朋友的妻子有了外遇,选择离婚,留下11岁的儿子,自己没有时间照顾,把儿子托付给母亲照顾,自己又找了个小女友一起生活;
一位女性朋友没有逃脱七年之痒的魔咒,在第七个年头上,老公与自己合作开公司的女人走到了一起,即使比老公大很多,老公也选择与她离婚,朋友选择了一个人生活,把六岁的儿子留给了老公。
今天一位朋友打电话,让我劝共同的朋友不要再闹了,原来是那位朋友跟妻子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吵架,越吵越凶,话越说越难听,毕竟生活在一起快二十年了,了解了彼此的最痛处,一张口就像拿一把匕首插进那已经愈合但留下伤疤的地方,然后猛力地划开,让彼此地痛都达到了最高点。
妻子砸了东西,丈夫划伤了身体,妻子痛哭着跑出了家门,在河边行走了几个小时,丈夫在家生着闷气,两个人都无法释怀对方说的话,两个人的情绪都极度亢奋,也极度压抑,接近于崩溃的边缘。
走了几个小时的妻子没有等来丈夫的寻找,心寒透了,从伤心变成了愤怒,一心想要离婚,彻底撇开与这个男人的关系,只想到民政局办理那一纸文书。然后离开这个伤心之地。没想到碰到了周末,也就打乱了这个节奏,一顿情绪的发泄,一个沟通的理解,也许情绪就过去了,这也许是缘分没有走到尽头。
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从爱情的甜蜜到婚姻的五味杂陈,可能是让人体会到一切都是变化的真理。
有的人会追求一段梦想中的爱情,可以山盟海誓永不变,可以月下缠绵情无尽,可以子女绕膝幸福满,可以男耕女织常相伴,完成一段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的梦,成就一段理想中的爱情。可实际上这样的幸福的爱情好像是不存在的,而真正地让人刻骨铭心的爱情,反而是那些没有最终结局,只有分离的爱情,成为千古佳话,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在没有最终结果的时候反而蒙上了圣洁的光辉。
小时候,看村里乡亲结婚的热闹与喜庆,看新娘子的华丽与漂亮,心里都会想他们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再过些日子,融入到了日常生活,就成了在田间地头耕作的婶婶或嫂子了,完全没有了结婚时候的光鲜和亮丽。
这可能才是婚姻的真相,从甜蜜进入日常,只有日常才是生活的真谛,那甜蜜不过是一种情绪,一种自我麻醉的幻相而已。
爱情是没有要求,没有义务,没有任何条件的付出,婚姻却是社会稳定的需要,是一纸文书的保证,其实,只要有爱,那张纸是什么,不过是世俗的需要而已,但人性却是多变的,在新鲜感的时候可以没有自我的付出,这也许就是爱情的表相,当新鲜感过后呢,就剩下了义务和责任,也许还有亲情或友情的感觉吧。
如果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两个有趣的灵魂相遇,两个升华的灵魂相融,才会把爱情升华为信仰,成为彼此的神,那样才会永恒的爱,这时候婚姻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他们不会变心。
只可惜这也许只能够在故事中看到,在生活中的大部分进入了一地鸡毛的凌乱,经历过伤心痛苦之后,也许会醒悟,那一切不过只是一场梦,醒来后就不会再沉沉地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