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想一个问题:“在当前工作有哪些成长”,一时竟语塞。
能明显感受到的是:当前的工作产出和成长都没有达到自己预期。
究其原因,想想大概有几方面没有做好:工作态度;工作方法。
此文主要来剖析下自己在工作中问题,以及看待问题思路的改变。
工作态度
- 被动OR主动
之前在做具体的事情的时候,会有一些不太想马上完成的部分;或者干起来觉得太琐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完成意愿较低。
可如果一开始就持有被动、逃避的态度,是非常不利于整个的完成过程的,只会抱着一种“完成“而不是”如何更好地完成“*的态度去做、产出自然也不会好。
对于这一部分工作,除了重新调整状态外,其实自身就具备了很多优化的机会:
- 是不是自己使用的方法有问题
- 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 能否对整个流程进行优化
- ownership
目前没有做到真正意义地为产出负责、没有从大局意识到所负责工作的重要性、别人期望得到什么。
所以,怎样才做到对产出完全负责呢?可从正向、反向双方面来思考。
- 想想自己的工作产出对他人会有什么影响
- 他人希望看到一个怎样的结果
- 如果出错了,会怎么样?
工作方法
目标感
工作还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而自己并没有做得很好,只是较为粗浅地去理解,这一点还是很致命的。
当不知道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时,只会想当然,而未考虑到他人实际的需求,产出当然会不尽人意。工作效率
容易把工作量当作借口。那么真的是工作量很大吗?如果的确大、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如果没有那大,是不是在工作方法和时间规划上有问题呢?
这里不得不再提一提【二八法则】。有20%的工作是更多重要的,需要用80%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实际中,我则是将时间和精力均分,把重要的事情和不重要的事情均等对待。
- 同步与反馈
一项工作通常是需要持续跟进解决的,老板的风格也是希望知道一件事情进展如何、有什么样的结果。
而之前我总是会觉得一些问题是在可解决的范围之内,没有及时地向上汇报。
作为老板会怎么想我的工作表现呢?答案也是不言而喻。
目前感觉破局点还是在于态度上,有没有真的认识到整个事情的重要性?
另外,自己之前是都没有意识到工作产出有问题,现在意识到了并愿意去改变提升之后,还是要结合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观、调整工作态度、找到可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