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樊登读书听了樊登老师和林紫老师讲的《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那什么是安全感呢?
安全感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普及的概念。
林紫老师给出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会觉得安全感很重要;另一方面我们有不知道怎么去描述它。现在心理学领域也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答案。
马斯洛认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面对一些不确定的情况。内在有安全感的人,他觉得对自己现在和未来的状况是可以把握的,并且当他面对恐惧和焦虑的时候,他也有信心可以克服。所以在这样的状态下,有安全感的人不是已经消灭了恐惧,而是他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恐惧,来面对真实的自己。通常他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是温暖的、安定的、有力量的。这是我们描述的“内在安全感”。也许在外部,他跟我们一样也经历了很多的挑战和不确定,但是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也是安稳的、有信心的。
以前要是有人问我什么是安全感,我就会说,我自己有大房子住,最起码住所解决了,有住的地方就安全,有钱花,就是安全,不用伸手要钱,爱人给予的安全感。有家就安全。可能这样比较肤浅。这是以前理解的,读了今天的书知道了,其实安全感分为内在安全感,外部安全感。
外部的物质保障是我们生而为人,在这个世界上可以生存下去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安全感放到外部,那外部有一点变化就会使我们的安全感坍塌。
而这部书的核心内容讲的是怎么能够给孩子的内在安全感,而不是留下一些遗产。
首先家长要先有安全感,才能给足孩子安全感。
具足安全感的父母常有的人生假设是:“第一句,天塌下来有长汉子顶着;第二句,儿孙自有儿孙福;第三句,那又怎么样呢;第四句,示弱是一种美德;第五句,试错是天赋人权;第六句,一切皆如我愿,有些还会更好。
总结一下安全感强的父母都是能够接纳不确定性的,但是安全感弱的父母都是抗拒不确定性的。
樊登老师最后说不要焦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家庭,我们所能够做的事就是不断地成长。我们自己不断地成长,进而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好的成长性思维,他才能够更加具有安全感。
所以我们家长也要不断的成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大家有时间了可以去看看这本书,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