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6年6月因工作调动,搬至地铁二号线起点站住,每天早晨坐地铁上班就成了必要出行日常,而地铁的25分钟充分利用是我这个双子座大海绵关心的焦点,就这样武汉地铁晨报走入了我的日常!
它是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出版发行,看页脚属于武汉晨报,每早由地铁工作人员手工分份,码在报纸领取台处,手工分份有时会加入时下的商场广告,当然是与报纸本身分开独立成页的广告。我每每顺手拿了报纸,一个转身就乘电梯下站台,站定就开始阅读…
首页就有天气预报,这是第一必看点小字附在版头下方,接下来的是内容提要,抓人眼球的大闻,并标有版号方便直接跳至阅读,第二页天下汇主打国家要闻,包含国内国外,奥运报道,天宫二号,神州十二号发射,美国大选,朴槿惠闺蜜门,一个不落,但我大都属于温习一遍,因为纸媒体的消息已经并非当下第一消息获取渠道,我温习的重点是看编者角度与评价吧,我一般会从新闻内容中抽离出来,看报纸的主观倾向于目的。第三页早班车,车况路况,天气、活动资讯。第四页第五页,多为湖北省内新闻,大武汉版面,大暴雨内涝灾情,国家信息网络安全周,武汉民生政策变动等等民生、社会一应俱全。第六页群聊,主打社会现象评论,家长里短,找对象,保险,网恋,相亲等等互联网上的流行话题细大不捐。观点的评说有三个晨报评论员,“70后女汉子”请视角看世界、“呛口小红娘”服务单身红线搭桥、“教育砖家”决战中高考,我喜欢“70后”视角比我广,但有时候就是得出一句鸡汤,不敢苟同。失恋后就多看了几眼“小红娘”了她多从恋爱故事分析出爱情真谛,有些小启发,“砖家”决战中高考我是当娱乐新闻看的,倒数第二页是地铁专栏,武汉地铁新闻随时报,毕竟地铁报,对地铁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主体就是地铁,它的运行,维护,员工工作,紧急情况处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方面确实了解到一些,科普出行资讯很有帮助,护电大师,好像出了好几期,记忆犹新。后面就是文娱体育板块,体育届我一点不感冒,每每扫一眼是否有认识的主人公,没有就自然掠过,娱乐就是从细看到现在不看了,因为报道的很表面,只激扬不浊清,比如《我不是潘金莲》10月底到华师宣传,范爷中途退场的报道,压根儿没出现,小编对此插曲熟视无睹。其实市政要问也有报喜不报忧的毛病,比如我亲身经历的寒潮来袭小区断电两天,可报纸上确报道寒潮来袭国家电网前期预警机制到位,抢修及时,全市无掉电现象。我哑口无言……。
至今11.25,我已经一周没拿报纸来看了,我准备以新的视角来读它,更多的是调动我自己,就像一个导演看电影的角度一样,跳出剧情,看报道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