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自古代以来,重男轻女的思想就如同顽石般,始终压在人们的心头。尤其是老一辈,更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家有男儿就可以握住万事的命脉,反之,一辈子在众人前抬不起头,失去做人的尊严。
这种思想,就像是心中的一根刺,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的心中。每当夜深人静,那根刺就会隐隐作痛,提醒着那无法摆脱的重男轻女观念,无法拔除,更无法忽视。
我排老四,有三个姐姐,我们之间相隔2,3岁。父亲一辈子的遗憾就是生了四个全是女儿,没有一个男丁继承香火。从小到大,我们几姐妹听到各种闲言碎语,看似善意的怜悯却是另一种嘲讽。
到了适婚年龄,父母没有让我们找人入赘,这是他们最明智的决定。大姐夫和二姐夫都是本地人,他们家离父母近,方便照顾父母。我和三姐离家远,成家后都住在省城,与父母联系只能通过电话。
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剩下父母俩人一起生活,空荡荡的房子增添了几份寂静。
虽然我们会抽空回家陪他们,但这开心却是短暂的,把相聚的热闹也随着我们的离开而消失,家里恢复了往常的寂静。父亲经常叹气,埋怨母亲,当时要是听他话捡个男娃养,现在就不会这么凄凉。
父亲今年八十多岁,母亲七十多岁,胜在他们身体挺健康,无需我们操心和照料。但在我们心里,仍然希望父母晚年过得开心。我便和姐姐们商量,让父母隔一段时间就到家里住,这样老人不会太寂寞。
父亲是个强势又固执的人,很多时候我们都要顺从他的意思。
当初先生为了让父母有独立的房间,特意买了一套大面积的四居室。父母每年都会过来住上两个月。
父亲告知我十点到车站,趁着先生过去接他们,我赶紧到厨房炒上几个他们喜欢吃的菜。
饭桌上,孩子的爷爷奶奶热情地盛饭夹菜,两个家庭围聚在一起。周未,我带着他们到公园转转,到餐馆吃饭。看着一家老少和睦相处,父母脸上绽放的笑容,心里有一股暖流。
这次见到父亲,总感觉到他有心事。“妈,爸怎么看起来不开心,是哪里不舒服吗?”我偷偷问母亲。
母亲支支吾吾地说:“没……不舒服。”
母亲的反应让我更不放心,于是趁着她到厨房准备晚饭,我来到父亲房间,他正坐在窗边发呆。“爸,您是哪里不舒服吗?怎么这次见您感觉不开心?”我坐在父亲身旁的椅子上。他回头看了一眼,叹了一声,布满皱纹的双手来回搓了几下,欲言又止地看着窗外。
“阿妹啊,爸想了很久,现在我和你妈年事已高,有件事情一直困扰着我,我想现在是时候说出来让你们做个决定了。”
“爸,您说。”我望着父亲。
“爸只生了你们四姐妹,但是按乡下习俗,我和你妈老去时,要有个男丁捧灵牌,延续香火。你几姐妹中就只有你和二姐有儿子,你们商量一下,如果可以让其中一个儿子继承,那我把所有财产都给他。这几天商量好,告诉我结果,如果都不愿意,那我就找堂弟阿义问问。”父亲轻声地说出压在心里多年的话。
“爸,怎么突然说这些呢?这个事情我跟几个姐姐说一下,看她们怎么想。您别老是操心这些了。”我听完,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透不过气来。
父亲回老家后,我把这事告诉姐姐们。一直以来我们几姐妹对父母很孝顺,每年明里暗里给了父母不少钱。也经常抽时间带他们出去玩,几年前家里建房,我们都拿了钱帮助父母。他们身体一有不舒服都是两位姐妹在照顾,听到父亲这个决定,大家都感到挺伤心的。
父母财产不少,有几块地皮,几套房。但姐妹的两个男孩子都没可能继承,因夫家肯定不同意。
我们不甘心的是,父亲这个决定,把自己辛苦了一辈子的财产拱手给外人,为的就是去世的时候有人捧灵牌,以后有人忌拜他们。以后父母不在了,我们连家都没了。
再说,堂弟阿义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难道要生儿子就有儿子吗?这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事。父亲怎么就那么糊涂固执呢?
村里有人把家产给外人,现实却很残酷,继承人连生活上最基本的照顾都没有,两个老人在一个简陋的小房间内自己照顾自己,生活过得挺凄凉。
过了几天,我拔通电话:“爸,上次的事您还是再想清楚,现在有几个年轻人能做到你的要求,自己的父母会忌拜,再前一些的先人很多人都忘记了。房子给了堂弟,我们这个家就没了。”
父亲沉默了很久没说话,“好的,爸再想想……”
现在很多人只生一个独生女,他们是怎么考虑传宗接代,继承香火的呢?像父亲这样传统的老一辈,依旧受着习俗的禁锢,守旧。
一个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辛苦了一辈子,品尽生活的酸甜苦辣,最后还是变成一缕青烟。趁自己还走得动,享受生活,其他的顺天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