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吐槽她的老公,说这几天老公一直在做她的工作,非要给孩子报名学滑冰,还信誓旦旦的说,教练都觉得她儿子滑冰有天赋,没有经过跌跌撞撞,直接上冰就能滑。她说教练想让你花钱报名,肯定说儿子有天赋,现在刚一年级,学习都费劲得不行,根本坐不住,该滑什么冰啊!
我知道她虽然嘴上埋怨,但是其实在向我讨主意。我说你儿子自己想报名吗?她说肯定想啊,滑冰是玩,跟写作业相比他可以天天泡在冰上滑。我说那还有什么好考虑的,肯定报名啊,第一次滑冰就不摔倒,这本身就真的很有天赋,他自己又喜欢,你如果再支持他,那就天时地利人和,说不定以后能够成为滑冰运动员,再不济也能用滑冰养活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我给她出了个主意,我说你可以跟儿子约法三章,如果每天认真写作业就给他报名滑冰,这样他既能滑冰,学习也有了内驱力了,一举两得。
孩子的长处如果有条件必须要抓住,因为这很有可能就是孩子以后的生存之道。我最近看很多节目都在说孩子清华北大毕业、甚至研究生、博士毕业,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犹豫自己该找什么工作,然后被嘉宾一顿批评,说他们拥有这么好的教育资源,即使不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至少也应该明白自己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贡献。
其实我觉得这跟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资源供不应求,这就使得学生们内卷严重,至少要考上大学才能有后来的一切,而在这个过程中,以后想干什么就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得看你考上什么,能干什么,这其实不能怪国家也不能怪父母,家长能做的就是尽量适应这种制度,并且同时尽所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喜好和将来的目标。
孩子的未来无可限量,他以后可能是画家、舞蹈家、钢琴课、作家,也有可能是公务员、老师、医生、护士,不管做什么工作,能否胜任是一方面,是否喜欢也很重要,如果能够从小就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所有为了这个目标的努力,就都顺理成章了。
小时候班级里同学写作文,《我的理想》,至少一半以上的孩子理想都是当老师,我并不相信那么多孩子都想当老师,但是老师也算是个职业理想了,还有很多孩子的理想都是考上大学,要说有问题吧,考大学也算是个目标,要说没问题,看着也不太对劲,其实理想是说你长大了要干什么。
我小时候的理想就非常明确,我就想当警察,我就想长大以后我一定要考警校或者军校。我到现在还清晰的记得,高考结束填写报考志愿的情形,“刑侦”专业只招收男生不招女生,连“训犬”专业都只招男生,唯一一个招女生的专业是“狱警”,但是却有视力要求,我眼睛有个100多度的近视,不合格,因此我还大哭了一场。
虽然还是有遗憾,但是我一直觉得我比别人都有目标,现在看侦探推理小说和破案的电视剧都是我最大的爱好,所以最后如果孩子实现了自己去理想自然是皆大欢喜,即使没有实现,理想也不是全然没有意义的。所以帮助孩子整理未来,是家长需要做的一个重要功课。
首先,不要轻易打破孩子未来的可能性。
这就回到开头的话题,如果孩子将来从事的行业可以跟自己的喜好连在一起,那不是更皆大欢喜吗?行行都能出状元,千万不要轻易打破孩子的梦想和天赋。
例如,足球是多么有趣的一项运动,可是身边很少有孩子在踢足球,不是孩子不愿意踢,而是家长觉得踢足球又晒又累又没有出息。即使真的踢不出个所以然来,至少能锻炼身体也能成为孩子一辈子的爱好。家长总是愿意帮助孩子判断这行那不行的,不把孩子的喜好放在前面,而把功利放在前面,实际上会失去孩子的很多可能性。
第二,引导孩子去关注长大了要干什么。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树立理想的概念,并在生活中不断加深这个概念,让孩子为了自己想要实现的理想去努力。
小时候我问我女儿长大了想干什么,她说想当画家,很长一段时间内她的人生目标都是当画家,所以就有了公众号《陈辛儿的绘画故事小屋》里面的作品,后来女儿爱上了读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现在我再问她长大了想干什么,她说想当侦探或者律师,这也很好啊,我会给她买更多的侦探小说,还会给她讲刑警学院的“痕检”(痕迹检验)专业有多厉害。
无论孩子的理想最终是否能够实现,也不管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有目标的孩子学习和生活就是有动力,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觉得没意义没必要,家长希望孩子每天努力的学习,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理由空洞而苍白,孩子不爱学也是有道理的。
第三,偶像的作用
偶像的作用超乎想象,看看现在这些选秀节目对孩子的影响就知道了。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有一个指航灯存在的偶像,便能有个一个明确的目标,把握好度,在该有的尺度内,让孩子追寻“偶像”的角度,往往事半功倍。
偶像可以是现实中的也可以是电影、电视剧里面的人物,要帮助孩子认识偶像、树立偶像。如果很孩子要当医生,可以给他讲钟南山的故事;如果孩子想当作家,可以给他看莫言的作品;如果孩子想当科学家,可以让他去了解屠吆吆的事迹;每个行业都有先锋和领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四,实现目标的通道
我曾经写过一篇只要不是坏事,什么都可以教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小,这也不明白那也不明白,就算不明白也没关系,不影响家长告诉他们,孩子有了理想,家长就可以告诉他们实现理想的通道了。
例如孩子想当律师,那么上大学就应该读的是法律专业,那么哪些学校的法律专业比较厉害,每个政法大学今年的分数线是多少,要考到这些分数每科需要考多少分,毕业以后要不要读研究生,实习都有哪些律师事务所,最后工作可能在哪些单位,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总之知道的就告诉孩子,不知道的去了解一下再告诉孩子。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哪有那么好的理想,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他就想当明星。想当明星也没有错,明星光鲜亮丽,孩子向往也很正常。先不要打击,让孩子知道当明星也需要努力,唱歌练出来了,不当明星可以当音乐老师,跳舞练出来了,可以当舞蹈老师;明星在得到大家喜爱的同时也需要承受大量的攻击,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如果别人无缘无故攻击你是否能承受。
无论孩子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家长能够传输给孩子的信息都非常的多,光明的前景和坎坷的道路是并存的,从小就让孩子奔着目标前进一定会比朦朦胧胧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