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换了新个工作,上班也有一个多月了,每天依旧庸庸碌碌,毫无新意。部门里我算一个比较奇特的存在,我的工作与部门其它人并没有太多的联系,但偏偏又被划在一起。可能老大要推进新项目,而其实也只有我这个新手在做,所有工作都兢兢业业,千头万绪,努力从初起步,却不知道要怎么形容这个过程。反正也只是每日按部就班地上下班,尽力完成老大交代的工作,与同事们礼貌而客气地相处,不咸不淡。
人的情绪真很难掌控。前一秒还如涛涛洪水般不吐不快,后一秒可能就忘了自己真正想表达的,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写第1段之前,我的某些思绪和想法积压在胸腔里和头脑里似乎随时都能炸开,可当我安静敲完几百字,那些不安的杂乱的东西竟然全部消失了。如果这也是种神迹的话。
回到家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坐在冰凉而安静的空气里,身体的第一感知就是:冷。毕竟也到冬季了,可怜这屋子并不供暖。说起暖气,蓦地想起今年年初和61刚搬到这儿的时候,非常不适应没有暖气的日子,哪怕开着空调。那时候我就在心里想,等到年底我一定要搬到一个有暖气的房子。。。可惜,年底到了,我并没有搬到一个暖气的房子。整整5年了,我已经习惯了有暖气的日子,但是,也一定会一个人扛过2015年这个没有暖气的日子。
刚刚刷微博的时候,正巧看到了一位朋友心事,突然有些难过。用飒飒的话说,我这叫矫情。其实与其说是矫情,更贴切的也许叫“移情”。每个人所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会留下印迹,无论好坏,无论快乐痛苦。移情作用无处不在,只是分场境分心情,当然更分人。不过是突然看到她那段剖白的话,有共通之处却并不完全类似,但依旧戳动了某只心底的某个地方。我不敢说这是情感共鸣,毕竟并没有那么强烈,而对于朋友的心境也不完全明了,只不过单单从那段话中推测出一二罢了。所以说人都是情感动物,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同类,哪怕有些东西明明指向不明,依旧还是愿意麻痹自己寻找归属感,不知道这算不算也是人类社会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除了上面所述的所谓的矫情,自我感觉骨子里常年涌动着其实是“绝”和“望”。一方面是多年来养成的某种顽固的执念无法拔出,痛苦纠结,所以既悲且绝;另一面则是对那种执念的无比痛恨和厌恶,极力摆脱极力遗忘,从外表上看似乎还挺成功的,所以抱有希望。每个人都有两张面孔,这是很正常的,社会性的需要罢了。当这种两面性经常性地交替,很容易引发个性扭曲。啊,呸,才不是扭曲,是脑洞大开。尤其是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那场景不要太可怕。偶尔想起某件事情,还会自说自话,那场景想想都有些醉人啊!比如我,经常发着呆,就想到突然飞来横祸,然后自己各种离奇地狗带。公交车撞车,从楼梯上滚下去,不小心从窗台上掉落,走路被车撞……也许现在习惯了上下班都是公交,所以脑子里才满是车祸现场。
本来想来个人生鸡汤式的感悟,不巧,自己最不会写的就是励志和感动,往往写着写着就跑偏。哎,这篇日记般的流水散记,就当做碎碎念了!看来长久不动手,手细胞都快死绝了。写东西是个神迹,以后要经常写写随记,也是锻炼脑力的一种绝好方式。不当手残党了!
�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