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第10期收官,何运晨、李浩源、邓冰莹拿到了心动的offer,优秀的他们即将开启职场之旅。
在对职场人的行为与心理记录上,可以说《令人心动的offer》在垂直类型真人秀上开创了一个新的范本,也映射出当代职场人矛盾的魔幻现实:
一面,是工作的光鲜,身着干练西装,穿梭来往于摩天大厦、工作在律师事务所、甚至有机会与大佬们进行风光会谈......
但另一面,则是现实的窘迫,租房漂泊、熬夜加班、微薄实习工资、上司不满意的工作结果......
所有在外漂泊职场人的痛点与累点,没有粉饰,没有滤镜,都几近真实残酷地还原在了这档节目。
不过,对邓冰莹们而言,节目结束,但职场才刚刚开始,人生也比节目更精彩。海边日出之际,每个实习生也喊出了“自己十年后想要成为的人”的目标。
邓冰莹希望成为像徐律一样超酷的律师,李晨表示“希望成为制霸上海法律圈的男人”,何运晨则是“不太累的何par”。
心有所向,终有所得。离开节目的他们,在未来也有可能于高处相见,这种想象空间也延伸到节目外,不止是实习生,每个观众在看完节目以后也能获得相应的收获与成长。
因为残酷,才能获得真实的共鸣
《令人心动的offer》自开播以来就话题不断,之所以能够让人感同身受,还是因为里面无论是实习生特征、工作内容,还是职场的人情冷暖,都基本真实还原了职场生态,让观众窥见自己。
在能力上,我们都可能是实习生李晨,论“先天条件”比不过其他人,简历里与法律相关的实习只有短短几行,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荣耀事迹,而且这样的差距又非短期能弥。
在性格上,我们也可能是实习生郭旭,会出于习惯,不经意间说错话而惹恼上司、得罪客户,也会因为直率与自我,与其他同事沟通合作上产生摩擦,郭旭表现出来的冒失,也让观察室嘉宾给她贴上“虎妞”标签。
那么,如果能力与性格都不错,在职场上就不会犯错了么?节目告诉我们,并不一定。
被带教律师看好的“好运来”组合,两个学霸何运晨与李浩源,前者会遭遇小组比赛结果不理想的情况,后者也会因为会见委托人时流露出感性的一面而受到母亲的严厉批评。
此外,在外人看来优秀的辩论冠军邓冰莹,也有过自我怀疑甚至飙泪崩溃的时候。第一次会见委托人的考核中,熬夜通宵与队友准备各种材料。但由于平时的沟通习惯与理性思维,在面谈时没有表现更“同理心”的与人沟通,也被带教律师直言没有同组队友做得好。
这一片段由于“过于真实”,也得到了虎扑职场上的诸多网友共鸣,有人评论自己与邓冰莹一样,每天全力以赴的加班,到最后还是被老板指出各种问题,也发出“邓冰莹已经很优秀,但这么努力不被承认换了谁都会委屈”的感慨。
其实这也反映出一个道理,在职场里,即使工作再心仪,也并不能保证你能一直发挥自己的优点,尤其是在工作高压、风波频出的律所背景下,个人性格、能力上的短板总会在无意中暴露。某种程度上,工作也是照妖镜,能够窥见每个人的不足,所以,无论是大神还是小白,都需要不断的努力与自我进化,
与残酷的现实职场一样,节目也将机会给了每个人,并留给了每一个有准备的人。最终拿到offer的三位实习生,也是平日表现优异的三个人,何运晨、李浩源与邓冰莹。在经历各种熬夜爆肝、激烈竞争的筛选下,这三位转正者可以说也是实至名归。
不过即使只有短暂的1个月,实习生们没有发生质的蜕变,但我们能够看到,新人都有各自的成长,也表现出自己的闪光点。比如在最后的模拟法庭辩论上,一直默默努力的李晨,最后的自信表现也与初期的“嗯嗯怪”判若两人;郭旭也与同组队友薛俊杰达成默契合作,邓冰莹也在不断改进自己的交流方式,不再那么强势。
每个人的进步有目共睹,这也让实习生平日的拼搏努力更加真实动人。节目其实也传达出了这样一种价值观:
无论是谁,即使再有天赋与能力,职场进阶也不能速成,始终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一步步修炼,脚踏实地才是对职场最好的应对态度,正如带教律师柴律所言,只有认真去工作,时间自然会给你应有的回报。
《令人心动的offer》由于聚焦在律师职业,也给外行展示了一个律师的工作与生活节奏,在实习生的课题里,既有理论的基础,也有实践的高度,从坐在办公室里分析案件、完成诉讼可视化,到走出办公室,与委托人面谈获得诉求,深入基层开展法律援助、到实地取证......
10期节目14个案例,在内容上,从劳动争议纠纷案到重婚案再到法律援助中涉及留守儿童与赡养老人、共享单车案,探讨的话题非常广泛,不同案件里,各种圈层、领域的人群都有触及,甚至包括律师自身,都共同身处社会“大染缸”,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议题,与每个职场人都密切相关。
没有人是一片孤岛,实习生的工作内容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其实也包含对律师自我处境的一种思考与审视,比如律师的职业信仰、情与法的平衡等问题,法律渗透在各行各业,节目里所体现的职场问题,其实也是每个行业的缩影。
比如在每一期的观察室,加油团会基于实习生面临的问题或工作课题展开讨论与积极引导,也会有嘉宾对自我经历的分享,比如在关于考研还是就业,Papi姜逸磊与陈赫就意见不同,在关于人生第一笔工资上,offer加油团团长何炅、R1SE周震南分享自己的工作趣事,在关于职场短板的话题,何炅、蓝盈莹、郭京飞等人也现身说法。
话题的普适性,使得这些在综艺之外,也引起了诸多关注与热度。比如一些微博话题如#职场新人该不该不懂就问#、#该不该拒绝临时加班#、#学校和职场的差别#等,也得到不小的讨论热度,每一点也正好击中现代人的职场焦虑。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内容也具备互文性,即课题、话题正好与发生的社会热点相契合,也让观众有更强的共鸣。比如重婚案当期,网红阿沁和刘阳事件发生,当涉及孕妇辞退案件时,Papi姜逸磊自曝已经怀孕;李浩源在面临保研与就业的选择时,恰逢考研结束,节目推出了#大学毕业该考研还是就业#的热搜话题,也与当下应届毕业生的抉择
而且节目在对准社会众生相之余,还传递了一种温情,比如梅桢会因为在乡村看到被母遗弃的孩子而眼泛泪花、李浩源也会因委托人的遭遇而产生共情。在具备基本的专业度之余,能够对对方处境有共情与代入,也能更大程度地感动观众。
其实对于实习生来说,在职场中想要真正成熟也意味着,不光要掌握这个行业的专业技巧,培养无形的心智及共情能力也至关重要,“术”与“道”兼备,这也是节目带给实习生及观众的另一层教育意义
在国内就业人群日益增长的前提下,职场相关的问题趋于严峻,像《令人心动的offer》这样的真人秀出现,也正好迎合一部分群体对于职场的答疑需求,职场人看了感同身受、学生党则提前预热。
放大到内容制作角度,节目监制邱越在采访中曾说,“关于职场题材,做节目需要关注当下年轻人真正的痛点和焦虑点是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说自己‘太难了’,太难的环境下什么样的内容让大家找到共鸣,甚至是解答。”
从开播到收官,显然节目组的意图已经实现,对于参与的实习生而言,对工作的共鸣与感触应该最为深入。实习到最后,其实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说,能否拿到offer并不是最重要的,正如实习生郭旭在vlog录制中所说,很多同龄人可能都没有资格与这些资深律师坐在一起探讨问题、接受指导,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幸运。
职场中是否成长,得到理想结果只是反馈之一,更多还是在平日的反复试错与人际相处学习中获得。节目里带教律师给实习生的“刀建议”就极有价值,也受到观众的认可与热议。
比如在能力修炼上,柴律曾对李晨说过,努力加坚持,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在为人处事上,金律也建议何运晨要学会倾听客户,不要什么都表现出自己知道。这些建议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在职场上,但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合格职场人的必备素质,对于新人而言,也都是宝贵的职场经验。
总的来看,节目内容对职场题材的切入,展示出八位实习生的真实职场环境,其实也是一众年轻职场人的缩影,节目来源于生活,又让每个人得到高于生活的感悟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