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着眼前琳瑯满目的琉璃饰品,时间仿佛穿越到了几千年前。
范蠡在督造“王者之剑”时发现了像玉石一样的琉璃,于是将之赐与越王,而越王感念其铸剑之功,原物赐回并赐名为“蠡”。之后范蠡作为定情信物送给西施。后来越国大败,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临走之前将“蠡”还给范蠡,同时眼泪流在了上面。因此民间开始定为“流蠡”“琉璃”。
在我们现代人的眼中琉璃如同塑料制品一样,哪有玉石来的珍贵。可在古代制造琉璃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稍有不慎前功尽弃,所以说琉璃的制造一半靠技术一半靠运气,可想而知有多么珍贵。
琉璃亦做“瑠璃”是用各种颜色(颜色是由各种稀有金属形成)的人造水晶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其色彩流云漓彩,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在古代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明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可想而知当时的琉璃有多么宝贵,毕竟当时的技术制造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被贬下天庭的。
到了21世纪琉璃仿佛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没人会花大价钱收藏琉璃。金银、玉石、玛瑙、古玩成为了我们追捧的玩物。琉璃仿佛成了那个时代的标志,渐渐被人们遗忘。
琉璃,沉淀历史的华丽,她穿越三千年历史,以特有的魅力保留着本身的不凡。愿我们来世,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暇秽。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