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清是谁?这么文艺的名字,听起来像个作家,像个学者,至少也该是个搞艺术的吧。一次酒局上,老郭正襟危坐,弟子们围成一圈,老郭端起酒杯,看着一干茁壮成长的徒弟,顿时诗兴大发“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最后一个“朝”字拉着长音,高亢而响亮,随后“咕咚”一口,喉结连动都没动,一杯老窖就见了底,老郭的文艺范儿也瞬间跌回到了“二老郭”的市井和俗气里了。弟子们眼见师父动了真格,争抢着抄起酒杯,手起杯落,二两半的玻璃缸子,噼里啪啦的底朝天倒扣在桌子上,还是“二老郭”叫着顺口,多接地气啊,听着就瓷实!
刚入警那会,师傅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提到“二老郭”的名字,如雷贯耳,据说当年无论贼王、盗圣还是社会大哥街头小混混,只要听到“二老郭”这仨字,没有不腿肚子转筋的。至于郭俊清是何许人也,还真就没几个人知道。直到2001年的春天,这个被师傅们奉为神灵的“二老郭”调到了我们巡警队。
该如何称呼呢?叫领导?那时老郭已是无官一身轻,叫师傅?可老先生是我们师傅的师傅,论理儿该招呼师爷才对,叫“二叔”,怎么都觉得像是在拉关系套近乎。老郭来后并没有传说中的那般威严,也没让我们描字帖练钢笔字。老先生经常是往五楼会议室一坐,一叠卷宗往桌上一摊,“阿光”“阿陶”今天你俩去查这个,“阿铁”“阿三”你俩去干这个,“阿新”“阿果”你俩掐着这本卷整……老郭派活交代的不多,我们都成了他口中的“阿”字辈,招呼起来就像是在叫自家的孩子。
脾气极糙的老郭那时已经相当平和,没见师傅们口口相传的那些“猛药、狠招”,但得理还是不饶人。我们接到任务,无论在外边怎么花天酒地怎么折腾,多晚回到警队,老郭一定会等在那里要结果,丝毫糊弄不得。活干不好老郭会亲手教你,说谎扯淡,老郭翻脸比翻书还快,决不含糊。谁敢偷懒耍滑藏奸扯闲篇,老郭绝饶不了你小子。老郭对工作的那份认真和执着,让我们既敬重又害怕,直到今天,对待工作,我们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记得老郭第一次带我们去早市打反扒抓小偷,说好了6点钟在东大坡汇合,当“阿铁”“阿三”“阿陶”“阿光”睡眼惺忪的从各个方向赶到东大坡的时候,老郭像一个早起晨练的大叔,已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遛了好几个来回。
年轻的巡警们贼没找到一个,费了好大的劲才从人堆里把老郭找了出来。老郭不动声色,指了指不远处一个瘦小子,“盯住他,拿不到现行别回来见我!”老郭扭身就走。“就这小样,能是贼吗?”“阿字辈”的年轻巡警们心里不免有些疑惑。
来来回回在早市溜了好几圈,瘦小子果然掏出了大镊子,钱刚刚夹出口袋,便被同样年轻的巡警们按倒在地。原来瘦小子头一天才出了黑大门,肯定没做什么好梦,头一个活儿还没拿成就又“掉脚”了。“就这小样还敢掏兜,真看不出来”面对年轻巡警们的困惑,老郭依然不紧不慢,“说6点就6点钟到呗,一点提前量都不打?都给我记住了,无论做什么事情,不打点提前量是做不好的。”“想抓住小偷,你就得比小偷起的还早,比小偷更勤快!”“经验是啥?懒能行吗?靠的是勤快!”那一年老郭教会了我们勤奋,年轻的巡警们一鼓作气打掉了3个扒窃团伙,诉教了36名扒窃犯罪嫌疑人。
在侦破黄卫系列出租车抢劫案的过程中,我们承受了太多的煎熬,案子沥沥拉拉搞了近一个冬天,在乍暖还寒的时候,我们终于抓到了最后一个主犯黄卫,可这个三进宫的老惯儿愣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就是不供。我们只能再次请老郭出山。
老郭并不急躁,既然同案都撂了,证据链也够用,零口供怕什么,靠证据先给他搁进去,煞一煞他的性子再说。第二天提审的时候,黄卫明显蔫了不少,老郭让我们耐着性子,在黄卫百般抵赖的几个关键节点上,老郭从外边踱着方步进来,管教押着黄卫的两个同案随在身后……接不上茬的黄卫终于低下了脑袋,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结果3名犯罪分子又互相乱咬一气,获利的当然是我们,又起获了十几辆被盗的摩托车。在金城小酒馆的卡间里,老郭捏着酒盅“搞案子急不得,要学会思考讲究方法,嫌疑人之间的对质,时机要恰到好处,不可操之过急”“结果不重要,过程决定成败”。
那一天喝酒的过程很成功,败了的当然是老郭,被我们搀扶着送回了家,临出门时,老郭倚着门框,打着酒嗝,“这帮小犊子又把我喝多了,都给我听好了,以后再不行乱招呼,就叫二爷们!”,自此我们有了一个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的可爱的“二爷们”。
去年到拘留所押人正赶上“二爷们”下夜班,又一次被我强行拉去了小酒馆,“二爷们”板着手指头絮絮叨叨“本来我应该今年退休,我倒想回家哄孙子,可档案年龄我还得再靠一年,多干一年能多挣多少?你看补助费是这些,再加上其他这个那个……可这不是钱的事,多干一天你就得负起责任,里面关的可都是大活人,不看好了,哪个出了问题都不是小事!”。
二爷们较真的劲一点没变。吃了口菜缀了口酒,老爷子这喝酒的节奏虽然放慢了不少,可谈起正事依然不含糊“你们都听好了,谁不好好干活我可不答应,年轻人就要经历点风雨才行,男人的肩膀是干啥的?扛事的!努力工作靠的绝不是简单的思想觉悟,那是咱们做人的本分!”……两点半一到,老爷子抬屁股就走,这个谁也甭拦,人家接孙子去了。
前几天听说二爷们光荣退休了,想请他喝点酒,又怕他身子骨吃不消,索性就写了这文字,他的警察生涯不无争议,但也绝对充满传奇。如今赋闲在家的二爷们人生又多了两大爱好,接孙子,买彩票。但愿孙子可以一直接下去,接完孙子再接重孙子,彩票可以一直买下去,中个大奖啥的……
又记起那个春天的早晨,老郭站在东大坡坡上,腰杆挺直,神采奕奕,像一个严厉的师父,更像一个慈祥的父亲,朝阳的光辉擦过他斑白的鬓角……“二爷们”,健康是福,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