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四人组里,最有仪式感的,恐怕非猪八戒莫属。一旦大师兄歇了,猪八戒总能敏感地预判到,是时候散伙了。可散伙不能随随便便就散了,不能溃散,不能呈鸟兽散。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点恩情猪八戒是记着的,所以散伙之前,除了分行李之外,他始终惦记着要给师傅置办口棺材,仿佛这样就能让失败的取经项目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1、散伙流程
说起买棺材这件事,大家可能不是很有印象。
比如六耳猕猴那次,唐僧挨了猴子一棍,孙悟空那如意金箍棒,谁都知道,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假猴子干的,可即便是假猴子,和真猴子也是将将打成平手的,那棒子想必也不是普通兵器。
可不知为何,唐僧挨那么一下,居然只是昏了,也许是唐僧头铁,没灰飞烟灭,但想必,三魂也去了两,六魄也散了八成。
猪八戒眼看师傅已然歇菜,行凶的又法力高强,报仇也没有指望,况且行李也被猴子抢了,散伙已成定局,可师傅怎么办呢?
师徒四人孙悟空在山上做妖,沙和尚在流沙河称雄,见了人也不过是当送上门的点心,只有八戒在高老庄真正和人民群众一起生活过,有丰富的社会经验。
于是,八戒对沙僧说:
"兄弟且休哭,如今事已到此,取经之事,且莫说了。你看着师父的尸灵,等我把马骑到那个府州县乡村店集卖几两银子,买口棺木,把师父埋了,我两个各寻道路散伙。"
你看,连到哪里能买到棺木,八戒也一清二楚。当然,如果细读西游,你会发现,关于买棺材的事,并非八戒临时起意。
再说平顶山遇上金角大王、银角大王那回,孙悟空为人聪明,想着但凡遇上大事小情自己都能趟平,各人总以为降妖伏魔乃是稀松平常的容易事,显不出自己的伟岸来,于是就准备找个参照物。
这就想到了八戒。
“且等我照顾八戒一照顾,先着他出头与那怪打一仗看。若是打得过他,就算他一功;若是没手段,被怪拿去,等老孙再去救他不迟,却好显我本事出名。”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幕:
好大圣,你看他弄个虚头,把眼揉了一揉,揉出些泪来,迎着师父,往前径走。八戒看见,连忙叫:"沙和尚,歇下担子,拿出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沙僧道:"二哥,分怎的?"八戒道:"分了罢!你往流沙河还做妖怪,老猪往高老庄上盼盼浑家。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木,与师父送老,大家散火,还往西天去哩?"
师傅此时可还好好地呢?怎么猪八戒又想到置办棺材呢?因为根据猪八戒的判断,假如有妖怪连大师兄见了都要皱眉,那靠自己和沙僧是断然没有指望的,这次居然未战先流泪,等到妖怪杀过来,可连行李都分不成了。
眼看情势紧迫,猪八戒还不忘给师傅买口棺材这件事,可见此事并非心血来潮,也许在八戒心中,散伙也得有一套流程,而比起进了妖怪的肚子,一口棺木才是师傅最理想的去处。
对此,唐僧只说了句:“夯货!”
2、往事如烟
为什么总想着给师傅买棺材?这还得从取经的动机来分析。
师徒四人答应来取经,理由其实有些不同。
除了唐三藏是有主观能动性,其他三位都是被逼上梁山。
孙悟空见观音时候,已经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了,只要能出来,别说去天竺,火星也去啊。
沙僧见观音的时候,在冰冷的流沙河里,每七天有飞剑穿胸百余回,每个礼拜天的早晨,这剑比鸡还准时,连个周末都过不好,人家明天还要上班呢。
唯独八戒不同,非但已经成了上门女婿,和卵二姐成了亲,不到一年卵二姐就死了,见观音的时候,刚继承了大笔遗产。答应去取经,不过是给未来前程再上一份保险。
所以比起其他两位,屁滚尿流地加入取经小队,只有八戒还敢和菩萨谈条件:
那怪道:"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喝风!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甚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
看看八戒的谈判技巧,跟你去西天喝风?老猪在这里每天吃个人安逸的很,言外之意,就没点好处?
菩萨道:"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汝若肯皈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世有五谷,尽能济饥,为何吃人度日?"
观音也是高人,平时最擅长就是画饼,这一路上饼管够。
及至唐僧到了高老庄,猪八戒更是已经耕耘出一片革命根据地,准备上路之前,还和老丈人告别道:
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行者喝道:“夯货,却莫胡说。”八戒道:“不是胡说,只恐一时间有些儿差池,却不是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都耽搁了?”
都安顿好了,才和唐僧悟空开始了这段“创业之旅”。
3、爱的深沉
其实取经路上,师傅最偏爱的,还是八戒。
在队伍里,八戒是个万金油,打架时战力不弱,兼有水战属性加成,挑担牵马的活也放得下身段,同时又会插科打诨,会活跃气氛,脸皮厚,容易和女同事打成一片。
可这份偏爱还有另一层原因。
因为取经队伍里,只有八戒是需要“管”的。
孙悟空能力很强,有自驱力,眼里有活,有担当有办法,能自主解决问题,根本不用操心。只要有个紧箍咒,让他别闯祸就行了。
沙悟净能力一般,对自己有清醒认识,能加入取经队伍已经感恩戴德,所以也不用操心。有事情安排他干就行了,绝对任劳任怨。
猪八戒就不一样,有一定能力,但干活不主动,心里有小算盘,有名有利的事情冲在前,有风险就推三阻四,最麻烦的,他还有退路,取经不行回高老庄照样当女婿。这样的手下是最需要操心的,又要压他指标,又要考虑如何激励他,大棒萝卜都要上,这可不是爱得“深沉”吗?
猪八戒本来想得挺好,大事由孙悟空顶着,杂事由沙和尚担着,自己做个中层干部,负责负责协调,就这样混到天竺,得以荣归故里。
可偏偏,大事他逃不掉,小事也推不掉,比如乌鸡托梦那回,唐僧醒来后大喊:“徒弟。”
八戒听到后是这样抱怨的:
“甚么‘土地土地’?当时我做好汉,专一吃人度日,受用腥膻,其实快活,偏你出家,教我们保护你跑路。原说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间挑包袱、牵马,夜间提尿瓶、务脚!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作甚?”
原来观音画的饼没吃到也就罢了,可说好是当个保镖,没想到干成保姆,拿着实习生的钱,操着CEO的心。
这样想的话,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不论死活,八戒都认为一幅棺材才是师傅最终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