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岁末年初,身边就充满了各种总结、立志、展望。很多人提到写总结就头皮发麻,但据我观察,真正厉害的人都很擅长自我复盘,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互联网时代的人,注意力越来越碎片化,不形成总结的习惯很容易把有价值的想法遗忘掉,错失很多改进和提升自我的可能。
虽然,已经错过了阳历新年的最佳总结时间,但还是想在农历过年之前,把2016那些曾经刺激、改变过我的瞬间记录下来。
罗辑思维有一期说,影响人类进步的往往是那些精炼的概念。因此,我的2016总结也从那些影响过我的关键概念谈起。
关键词一:内容
2016刚开年,我就被一个被称为“得到”的app吸引了。这是个内容型的应用,刚开始只有一些缩略版的电子书。跟一般app不一样的是,它一开始不是疯狂做免费内容,拉用户,拼流量,而是在初期就大胆做起了付费阅读。如果不是被一个钟爱的公众号推荐,我甚至根本不会知道这个app,因为各大应用商店都搜不到,只能通过百度搜索下载apk。
奇怪的是,我却并不反感这种做法,甚至破天荒地付费买了一批内容。伴随着“得到”一年的成长,我付费学习的习惯也慢慢被培养起来,年底一算竟剁手花了好几千!应当说,2016上半年,整个互联网圈都弥漫着内容创业的气息,内容付费开始在这一年变得合理起来。
回到我的本职工作“教育”,这一年也让我深入反思公司以前的模式。为何产品越来越难卖?为何无论怎么介绍产品,客户总能挑出一堆刺?为何客户买了产品却不愿意用?……从“内容”这个维度看,或许会有新的洞察。
谁都知道教育离不开优质的内容,而为何以前我们不在“内容”这件事上投入精力,这主要缘于我们过去对业务的假设。我们往往假设,自己做内容是不够专业的,始终比不过老师,我们还是安心做软件,通过代码建立壁垒比较重要。可是,结果呢?不太重视软件教学的法学、公共管理学科老师会一直抓住我们缺案例、内容不严谨的短板,却憋得我们说不出反驳理由;重视软件教学的电子商务老师也会抱怨我们内容不足,单纯的流程实验跟不上形势。
其实,我并不是想说要抛弃软件做内容;也不是说要坚持自我,继续只专注做软件;甚至也不是两手都抓的简单粗暴思路;而是需要对“实训教学”重新定义。实训教学是否就基本等同于软件教学?实训是否意味着必须手动操作?
我的理解是,“实训”是对于形成一种技能的训练,这不仅包含表面的动手操作,还有操作背后的原理和思维,正所谓“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我们训练淘宝开店流程是实训,教授“如何更有效地开店”“如何带着定位意识开店”为何不叫实训?本质上,两者都是在训练“淘宝”开店这项技能,只不过前者是通过软件的形式表达,后者是通过内容的形式表达。判断是否做内容的核心是,看内容到底在不在实训教学的范畴内,而不是公司战略安排的结果。
关键词二:课程
第二个关键词是跟第一个有关的——内容用什么形式承载?答:课程。
还是回到“实训教学”的思考。过去我们的假设是,实训基本可以等同于软件操作。因此,实训教学既然是学校的刚需,那我们就开发出一系列基于专业的软件实验,让学生操作就好了。既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又让学生有事可干。这种思路应对“懒”的老师是没啥大问题的。
我通常简单粗暴地把我们的教师用户分为两类:“懒”人和“勤奋”的人。懒人巴不得你帮他把所有事都做了;但勤奋的老师一定是要考虑效果的,而且他们有个显著特点,就是一定要深度参与到课程中去。
我们过去面对的销售阻碍,往往来自于这群勤奋的老师。这里面我观察到两种阻碍:第一,在售前,老师会提很多质疑;第二,售后,老师用几次就不想用了。问题出在哪呢?这里面自然有上述提到的内容问题,也有我们惯常认为的用户体验问题。不过,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那就是“课程”。
先想一下我们的目标用户,应该是几个专业内的授课教师,这个很明确。下一个问题,用户会在什么场景下使用我们的产品?可能你会说“实训课上啊”。这在我看来是句正确的废话。
这里我认为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到底是哪门实训课?实训课的名称叫什么?其实可以拿这个问题试一下产品经理,大部分人的回应要不然是不清楚,要么就回答能适用多个相关专业的实训课,很难得到确切的答案。
这其实是个很可怕的问题。我们做产品设计往往只定义到专业层面,最多到专业方向,会设计诸如“企业经营诊断”“微店设计”等实验,其实这只是基于电子商务的业务定义的实验项目,具体到能与学校里的哪门课适配,却并没有深入考虑。
然而,反过来想想用户的想法,老师们其实首先并不在乎实验叫什么名称,有什么流程,而是“我带的几门课到底用你们的软件合不合适”。如果产品经理没有帮助老师做“课程适配”的工作,那么这个“适配”的过程一定会在用户的心智中发生。
这也就不难解释,用户在听完产品介绍后为何会提出一堆质疑了,因为他在“适配”过程中发生了“不兼容”的现象。换句话说,产品经理设计产品会首先想“专业”、“实验”,而用户会首先想“课程”,出发点并不一致。
因此,我在2016上半年反复强调一个概念:课程概念大于软件概念,课程设计先行于产品设计。这表面上是课程与软件之争,其实我想表达的是,用户视角和自我视角的设计理念之争——到底先考虑自己的想法,还是用户的需求。
关键词三:实训
关于这个词,以上两个关键词都有提到,其实也是伴随着自己的阶段性思考。如果前两个关键词还是年中的一些碎片化思考,那么到了年底,特别是上完某高校的线下实训课后,我对于“实训”的概念认知总算形成了自己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体系。
这个体系的表达是“原理——方法——工具——实操”,可以适用于课程设计的“做产品”阶段,也同样用于课程实施的“用产品”阶段。关于这套实训体系,以前的总结中已经详细说明,这里再重点说一下背后的两个逻辑。
第一,这个体系在我们原有“工具+实操”的基础上增加了原理和方法,是为在“知其然”的基础上解决“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光教授现象层面的内容,也关注现象背后的本质内容。从情怀的角度讲,我们其实不太希望把学生单纯培养成操作工人,而更希望他们能跳出工具,学会一套思维方式,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这个体系是为深度提升老师的参与感而设计的。老师不光要负责操作背后的原理点拨,甚至还要负责工具的演示,避免学生一上来就盲目地做。因为我们发现,学生面对我们的实验并不是思路很清晰,并不清楚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更希望老师先用工具解决一个案例问题,进行实际效果的演示,然后迅速给学生切换案例场景,照着演示的方法再自己实践一遍。
关键词四:解决方案
2016下半年,年初关注的“得到”app开始进入公众关注视线,罗辑思维团队在公共演讲中开始越来越多提到这款产品。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在一次演讲提到的“时间”概念给我很大的震动,她提出内容创业领域有两种赚钱方式:一是“杀时间”的生意,比如游戏;二是“省时间”的生意,比如得到。如果“空间”战场已经在工业时代被企业家开发的差不多了,那么到了互联网时代,“时间”维度的战役才刚刚开始。而且随着中产阶级崛起、内容付费习惯的养成,“省时间”的创业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
这一下子让我看到了“得到”这类知识型产品的本质,并不是给用户在“空间”上增加一个物件,而是在“时间”维度上给用户提供“节省时间”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完成本来想做但缺少时间和耐心未做的任务。
一定程度上,我们做的事也和“得到”的逻辑一样。那么,我们做内容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在我看来并不是做一场研究(在这个维度我们的确没有老师专业),也不是替代老师(老师还是继续自己擅长的理论教学研究),而是为老师在“时间”的维度上提供“节省时间”的解决方案。
因为实训教学的内容,不是说老师不能做,而是这不在大部分老师擅长的范围内,一旦要详细做就要付出非常大的时间成本。而凭借公司团队的执行力,却可以快速完成内容制作。我们主要提供的恰恰不是内容价值,而是时间价值。
关键词五:注意力
提到时间,还有一个被互联网人炒烂的词——注意力经济。
这个时代,人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碎片化,难以专注,这对经典的讲授式教学其实是个毁灭性的冲击。注意力稀缺的背后是个人主义、相对主义的崛起,人人皆有道理,无需太过相信权威,没有绝对真理。
这里面的哲学冲突我们暂且不谈,只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无论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育始终要做传授、影响的工作,争夺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是教育的一项附加任务。换做以前,这的确不是个问题,因为“听老师的”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到了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这不得不成为教育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本身就有强吸引力内容的老师,可能暂时不必担心,但对于大部分只具有普通教学水平的老师,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到了课堂只能无奈地面对全场都是低头党的尴尬。我清晰地记得,一次去某高校上课时,无论用怎样看似生动的方式和内容教学,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单位时间都很难超过10分钟。
因此,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后来在做课程设计时就做了调整。现在的思路是,把原本一堂40分钟的课给拆散,做成一个个10分钟以内的小模块,几个小模块组合形成一堂课。
这种思路表面上看起来也就是常说的“模块化开发”,但是其底层逻辑其实发生了变化。
首先,从内容设计上,一节课尽量只解决一个问题,避免学生的“决策瘫痪”;其次,围绕这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设计不同的小模块,反过来倒过去就为把这一个点教透;再者,每个小模块尽量尊重普通学生的注意力极限,控制在10分钟以内,保证单位时间内的注意力不出现太大下降。
表面上还是模块化开发的形式,但是本质是在“注意力稀缺”这种假设下进行的设计。
关键词六:定位
自打年初子公司成立以来,老总就让我们思考公司定位的问题。想想一个做了十多年B端教育软件制造商的传统企业,突然转型成立了一家做教育互联网的子公司,如何既带有母公司印记又巧妙地与母公司的品牌区别,的确不太容易。
因为我们仍然暂时是个做B端生意的公司,客户和用户常常不是同一拨人,而且用户还同时包括教师和学生两类群体,所以,定位的问题一直没想清楚。最开始我想过“走进课堂的互联网教育”“专为教师打造的互联网教学平台”等类似定位,不仅听起来没新意,而且更像一个产品定位而非公司定位。此问题纠结了好几个月,后来想不清楚干脆就不了了之了。
直到看过2016年罗辑思维跨年演讲后,年初没有思路的定位问题一下感觉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当时,罗胖带着无耻奸商(是他自己自黑的词儿哦~)的样子说,“得到”占住了“中国最好的知识服务商”这个“坑”,从此这个词就代表“得到”。特劳特在他的《定位》一书中曾说,所谓“定位”,就是用一个词占住用户心智中的一个“坑”,用户一想到这个词,就会想到你的品牌。
那我们该占住什么“坑”呢?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我们比母公司更进步的地方是,除产品研发之外开始认认真真地研究教学场景、课时安排等细节,提供更专业的教学服务了。如果说互联网平台、课程设计都是主营业务的表达,那么,教学服务才是我们真正想做并且认为能持续创造用户价值的事。因此,我认为该占住的定位词是“实训教学服务提供商”,以“服务”为出发点,把产品作为载体。
不过,话说话来,我们年初没搞清楚定位就注册的公司名“XX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倒还挺贴合这个定位的,呵呵。
关键词七:用户视角
如果说2016对我观念影响最大的,非这个词莫属。互联网人一定对另外一个词“用户需求”很熟悉。谁都知道好产品一定是尊重用户需求甚至是引导用户需求的。iphone、微信、facebook的设计者都是用户思维的坚定信奉者。那么,如何做到尊重用户需求,其实是个蛮难的事。这个难倒不是复杂的那种难,用李叫兽(唯一钟爱的一位公众号作者)的话说就是,它是一种“违反人类理性”的难。
举个例子,我们高中学数学的时候让你对着一个几何形状画三视图,从正面画很容易,但是如果你假想自己站在立方体后面往前看,就难多了。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做到尊重用户需求,缘于很难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切换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视角。
你也可以把这个理解为中国成语中的“设身处地”,心理学中的“移情”等,总之,它很简单,但又难以做到。它大到可以改变整个产品、集团的命运,小到改变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想我们讲话时,有多少时候没有用户视角,而导致对方听了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发群消息时,有多少时候没有用户视角,而导致逻辑不清、概念不明,对方产生误解?处理人际关系时,又有多少时候没有用户视角,只顾自己的感受,而导致口角之争、关系破裂?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也实在体会了具有用户视角产生的工作效果改变,比如“以用户思维做培训”“以用户视角写参数”;也经历过不具有用户视角做出的产品导致的糟糕口碑。在我看来,能否做到用户视角,不光决定这个世界能诞生几个乔布斯,更是决定我们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关键。
关键词八:刻意练习
如果说2016对我行为改变最大的事,就是参加了我的“用户视角启蒙导师”李叫兽组织的“14天改变计划”付费课程。这让我充分感受到,掌握多少知识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系统化;懂了多少道理,也是改变不了这一生的,关键要行动。
巧的是,2016这一年,我也不断听到各种自媒体、大咖反复强调“刻意练习”的概念,还接触了《异类》《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刻意练习》这类书籍,刻意练习变成了一件不得不开始的事。
刻意练习的理论基础在于,真正有效的学习要跳出人脑中的舒适区,进入学习区,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让自己陷入停滞,要不断改变。改变的方法就是刻意练习,即:学习正确的套路+反复练习这个套路+即时反馈。这就像学篮球,光看篮球教学视频是不够的,必须要拆解动作,按照正确方法反复练习一个一个动作,最好让这些动作成为自己的肌肉记忆。
很多人工作了很长时间甚至比不过一个刚入职一两年的年轻人,职位高、经验足的老手却不如一个普通员工更有洞见,原因在哪?很多时候就出在刻意练习的程度。或者说,让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最短路径就是开始刻意练习。当别人痴迷于各种言论、思维时,你已经在一个具体的技能上练到了专家的程度,在这个点上就会快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李叫兽曾举过一个例子让我大为震动。很多人一辈子买西瓜都喜欢问瓜农哪个西瓜更好,而不愿意自己查查百度搞清楚。其实,只要稍微查查百度,就有一堆攻略,随便找个方法刻意练习挑几十个西瓜,就能成为挑西瓜的高手。前后也就几个小时的事,大多数人一辈子却错失了拥有这项技能的机会。
挑西瓜都能打造专家,何况我们从事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工作呢?当我们还在抱怨工作机会不公、个人能力有限的时候,可能很多时候只是为自己懒于刻意练习找一个借口。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社交成本极其低廉的时代,不要轻易说“不可能”、“难”,个人不成长或成长缓慢只与刻意练习的程度有关。
一点小小的展望
在“刻意练习”的成长框架下,对于2017年的展望,我给自己定了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当然是“刻意练习”,后面三个词都是需要刻意练习的技能。
系统化:2017需要尽量减少碎片化文章的阅读,系统化地读透一些好书,目前已经按照SMART原则给自己定了年度读书计划,正在执行中。
讲故事:过去我比较喜欢“道理”,但是道理讲多了,发现对人的影响并不大,而人类历史上真正对人影响巨大的却是我不太重视的“故事”。道理讲完,人常常容易忘记;好的故事一出,人却能一辈子记住。因此,2017我会读一些好故事,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地上的,也有天上的,并训练自己讲故事的能力。
产品媒体化:虽然过去一直在做产品,但是总感觉产品缺乏营销、传播的亮点,原因在于把做产品和做营销当做了两件事。其实,好的产品会说话,营销不是产品外的事,产品本身就是营销。如何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创造产品的媒体价值,2017,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