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其实这些年我和罗胖(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有一个同样的感触,面对浩瀚的书海,无限的故事和知识,每次我逛完书店,出来的时刻。一面是阳光刺眼,一面是满心悲凉和沮丧,真想再活五百年~
老天,那么多书,那么多好书,那么多吸引人的题目,那么多我想去探究的角落,那么多时光,那么多山川,那么多奇思妙想。但是算都不用算,我都知道,穷其一生,我也不可能看完这么多书。哪怕只是翻一遍,也不可能。
2016年,中国共出版图书262,415种。全球每年是220万种。
人类到现在一共出版过多少种书呢?有人算过,3.1亿种。就算你一天能翻看10本,那你准备要活1000辈子,才能大体浏览一遍。
如果把所有的阅读材料算在内,就更加令人绝望了。仅仅互联网上,页面数量超过了60万亿个,而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几十亿个的速度增长。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一物不知、引为耻。”但是今天我们真的做不到了。都说“书山有路勤为径”,今天,勤奋已经不再是通往这座山的道路。这是我过往有时会产生的焦虑,因为时间被碎片化了,没有足够的时间,整段的时间去坐在书桌前虔诚看本书了
我很庆幸我虽然从事销售类的工作,但骨子里还是有文人的情怀,而阅读这个习惯很早养成了,如今在知识付费时代,信息爆炸时代,更加愿意认真的去不断升级自己,在职场,在自己人生道上不断给自己加码。就像前面所说,我们就算挤出时间去阅读但阅读的量和消化理解还是不够。特别是些跨界学习,一些专业性强的更加需要引导和反复阅读。
在这次得到002号发布会上,几组广告还是蛮有感觉的,引导我们如何进行碎片化的阅读(通勤路上,做饭时候,跑步健身,睡前半小时等等),而其年度推荐的产品每天半小时,听懂一本书牢牢抓住当下年轻人渴望阅读和提升自我的需求点,通过转述形式将一本几十万字的书拆开揉碎了提炼重新缩进核心思想然后读给你听,这种拓展你的认知边界,知识疆土的新模式让我们在成为收益者同时也让更多共趣的人认识和形成自己的社群。也让我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更多元化想问题的方式。在更短时间,帮我们交付价值,高效得到。
我的得到所思所想
随着这一波知识浪潮,我们没有机会去成为弄潮儿,走在发展前列,也没机会成为网红,但从一开始自己心态就比较积极,初心本善,就是想借助这样一个多元的平台或者工具,去提升自己潜在能力(比如在有简书之前我写文章或者读书笔记基本都是用word文档和纸质记录,基本也是自己给自己看的自嗨,如今却可以平台分享,你想要把好的东西呈现给别人,自己会不断死磕自己,打磨自己文字,你会珍惜每次被推荐或者退稿的机会)而在工作上让自己不在固有的圈子里止步不前,前两天听剽悍一只猫的文章解读我觉得有一段话对我影响很大:突破舒适区,去跨界学习其实也是对原来的工作和事业注入新的思考,帮助思维升级,即使你无法成为新物种,或者斜杠青年,至少你在原来的领域里不甘平庸,想要提升。也是一本书里说到的通识,顶尖高手把行业心法变成别人行业创造力源泉。这是读书和行业牛人在一起学习的福报。
而得到这个APP和养成阅读的好处在于帮我更好理解这个世界,我举个它带给我生活很有影响列子,一个是《幸福婚姻关系》告诉我们“爱”它是个动词,很多人说时间久了不爱了,没感觉了,那就去爱啊,良性沟通方法等给我这个虽然还没走进婚姻生活的人很大促动和启发。
第二个是颠覆了我们过往很多旧的认知观念,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里说,思维的改变才是一切的起点。比如我们传统认知里认为磕瓜子让人上火,但事实并非如此,让我们上火的是瓜子的灰尘让我们口腔粘膜发炎。很多感冒也是由于口鼻进了不卫生的东西,引起的发炎。你看很多固有概念和真理也在被推翻和重建,自己在拥抱新事物。
我很喜欢一句话,每本书都有生命,在与你相遇一刻,融入你的世界,而非书案上尘封的历史。
时间对于我们当下所有人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在抢夺别人的时间,抢夺别人的注意力,我们在碎片化的时间,更加需要系统化学习,重新构建我们认知大厦。我很庆幸自己能成为这一千万人中一员,我们中大部分人都是这个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因为我们不断在向前走,以虔诚的学习者态度,不断给自己增量,迭代我们的思维。愿这条路上有你相伴,一路共进
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阅读里去,即使我们只是沧海一粟
2018-9-1姑苏鹿城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