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好多类似的文:
《鬼谷子劝世良言:做人不能过于要面子,脸皮薄的人很难干成大事》
《别败在脸皮太薄上,这五种事必须厚脸皮,要不然你永远吃亏》
《心理学家:越是脸皮厚的人,越容易取得成功》
甚至还有
《千人验证,脸皮厚的人更长寿》
…
大体上传达的意思:
脸皮厚的人豁得出去,为了目标不顾及自己那点儿小面子,不怕冷脸与拒绝;
或者,心理承受能力强,遇事儿不往心里去;
职场中需要“脸皮厚”大胆探索,推销自己,自己打开机遇的通道;
生活中需要“脸皮厚”懂得拒绝,直面内心,勇敢说不。
说得都挺好:突破自我,敢于放下,勇于追求。
可是不是得想想:脸皮是你想厚就能厚的?你想突破就突破得了?你乐意放下就放得下了?
要想脸皮厚,先得实力够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大鹏可以请到那么多看上去没什么关系的人来上他的节目或者电影?”
大鹏在《鲁豫有约》上说拍《屌丝男士》的时候就像他在《煎饼侠》里演的那样,经常去明星住的地方去堵,去蹭着拍。
“有多少人接受过我的邀请,就有多少人拒绝我的邀请,只是大家没看到而已。”
包括外国演员也是大鹏厚着脸皮蹭来的:
我不仅“蹭”国内的明星,还“蹭”国外的,美剧《吸血鬼日记》里的男主角伊恩·萨默海尔德就是“蹭”来的。最初的时候,他的剧本是我给戏里面演他弟弟的演员保罗·韦斯利准备的。有一次保罗到搜狐参加活动,我临时写了一个关于学英语的剧本给到他的经纪人。经纪人和我说,他们在中国的行程是出发前就已经定好的,没有办法临时加进来任何工作,除非早一些打招呼。我就恬不知耻地问人家,那下次谁会来啊?经纪人说,过几天伊恩会来。我说,那这个剧本就留给伊恩吧,这样就算打过招呼了吧?
知乎用户杰瑞的回答总结的非常到位:
别人想的是:他那么大牌,应该不会来的,我怎么好意思去请呢?
大鹏想的是:他那么大牌,要是能请来,我的节目一定更牛逼了,我去请请试试。
更何况,大鹏对于工作非常认真,《屌丝男士》能够赢得明星的全力加盟,是因为大鹏每次都提供十几个剧本供明星挑选,最终选出达成双方认可的一段。而且为了节省明星的时间,他会提前和工作人员在片场反复走位做排练,保证来客串的明星一上场就能进入状态。
脸皮厚确实是大鹏能够邀请到明星的突破口,但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对待别人的专业负责和对工作的投入,以及不顾一切代价寻找机会的坚持与执着。
大鹏为什么敢去邀请?如果他没有准备好丰富可挑选的剧本,没有对节目、网剧、电影的充分自信,没有对对方的满满诚意和谦逊,仅凭脸皮厚?
恐怕不行吧!
脸皮不是你想厚,想厚就能厚
经历和资历,一个都少不了。
记得一个采访中,黄渤回忆他出校门的第一部作品:
“刚开始也没法儿演,不太知道怎么演对,正入戏呢,一回头看到真的民工就站在那儿,马上就跳出来了,可后来演着演着就适应了,感觉很真实,也很舒服。老实讲,后来再也没遇到全组演员、工作人员创作气氛那么浓的状态,大家都有想法,研究起戏来都非常用功。”
他就给自己加戏:
“没事就追着跟导演说,我认为这地方得怎么演,后来导演就说‘你想怎么弄你就写出来呗’,那我就回去写个字条,没事就往编剧的房间门缝里塞,后来塞到编剧都害怕了,估计快被我弄崩溃了”。
2005年《春天里》(又名《生存之民工》,黄渤毕业后第一部戏)
因为钻研,因为投入,所以忘却了脸面。因为你太想一个事儿成,太盼望一个事儿好,身心全然专注,所以,面子、敏感、别人的眼光与看法…这些都不再重要。
唯一重要的:我怎么能弄好。
这些年,经常有人说,面对尴尬场合,黄渤就是靠脸皮厚、情商高才能化解。
2013年,黄渤受邀金马奖当颁奖嘉宾时,主持人郑裕玲对身着长礼服的黄渤说:
“我五年没来金马奖了,所以我这次穿得很隆重,我以为大家都是这样的,你看台下的华仔、朝伟,他们也都很隆重的。可是你怎么穿了睡衣?”
黄渤:“对呀,因为他们都是客人啊,客人当然会重视点。你看你也五年没来了,可我已经把金马奖当成了自己家,5年来我一直在这里。在家里我当然要穿得舒服点,对不对?”
黄渤敢这么回答,因为他有足够的自信:站在这个舞台,我可以用作品说话。
金马奖我来惯了!
情商高没问题,脸皮也确实厚,不急不恼悠悠化解,那是因为有实力和资历背书!
换做初出茅庐的黄渤,或许靠脸皮厚也能将他人的唇枪舌剑化解与无形之中。
可是能让台下的这些大明星们拊掌叫绝,怕也只有今日百亿票房的“影帝”黄渤吧!
脸皮厚--习惯的后遗症
至尊宝对青霞说:吐啊吐的,就习惯了。
脸皮厚真是学不会的,因为它源自潜移默化的结果。有朝一日你能于无形化有形,那你真就得到脸皮厚的真谛了。
举个例子,上街发小广告的效果(也可换做任何推销行为),发过和没发过的有区别,年纪轻和上年纪的有区别,家境好和家境差也有区别。
经历、预期、承受能力、渴望,无一不影响结果。
发过的人有过与陌生人开启话题的经验,上年纪的人更能够了解被拒绝是一种常态,家境差的人对结果的渴求欲望更强烈…
你以为有人天生脸皮厚吗?
他们只是一次次鼓起勇气地迈出第一步、一次次的挫败、一次次教训中积累经验,一次次嘲笑之后的自我化解,慢慢地磨出了铠甲而已。
别想着“我要能像ta一样豁得开、脸皮厚就好了”。
去经历吧!
当有一天,你也会发现许多话轻易可以说出,许多事可以轻易办到,一定是你已经经历积累了很多!
经历了多少次被同事白白使唤人家还当你是个傻瓜的时候,你一定学得会厚起脸皮拒绝!
因为供应商价格过高而被领导痛骂并影响了职业发展,你一定学得会厚起脸皮砍价!
面对了多少次人前说话满面绯红结结巴巴,你一定学得会厚起脸皮到口若悬河!
不是脸皮不够厚,只是次数不够多,教训不够深,欲望不够强烈,实力不够雄厚。
磕磕绊绊的爱情,如坐针毡的职场,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没有人会手把手的教你怎么适应这粗糙的人生,为了生活能更加润滑,
你只有去面对,去经历,去习惯。
#阿山有话说
只是想说,脸皮厚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