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轻哥儿
人生虽然漫长,却也是由片刻构成的。
1.
欢娱嫌宵短,闲愁怪日长。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总是在困顿和得意中交替。很多人抱着“日子最会变好,结局一定是团圆。”的心态,只知在漫长浓黑的苦日子里跋涉,却不知道,选择改变的权利,明明就握在自己手中。
高中的时候,我成绩中游。学习,不到刻苦的程度,看小说玩儿游戏,也还不到疯狂的程度。算不上多么聪明,也算不上愚钝。
对一个人生几乎被学习考试全部填满的17岁高中女生来说,我既不愿意游出自己的舒适圈,又不愿意高考落榜,走上老师口中描述的落榜后“毫无希望的下半生。”
我按部就班地,自以为很努力地一天天背书、考试,把高考的希望寄托于老师口中每一年高考都有的“超常发挥”。我总是幻想,如果每届高考都有那么多的“超常发挥”,那个人为什么不是我呢?你看,这种毫无来由的盲目自信像迷幻剂一样地麻痹着我,让我看不到前方潜伏的危机。
2.
那时我宁愿相信运气,也不愿鼓起勇气按下“改变”的开关,最终只能被生活的现实凌空一脚踢碎我的所有幻想,血淋淋地感受那种未来将永远离你而去的打击。
那年高考,确实有很多人超长发挥,也有很多人超低发挥,而我是后者。后者中的大多数,都选择了服从命运的安排,并像我在高考中豪赌一样,把人生寄托于下一次“走运”。
然而,我却从这场豪赌的惨痛解决中对“运气”失去了信心。我想,好运会来,确实会来,但总得做些什么,一定得做些什么。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发现了事情由坏变好的神奇开关。17岁的末尾,我开始感觉到我的命运就在我手掌中流转,我把手摊开又合上,决定做这个人生的试验。
和许多不服输的考生一样,我也选择复读。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却仍然像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我一样,在自己的舒适圈中沉浮,用“下一次总不会这么不走运了吧?”可笑理论麻痹着自己,期待幸运女神的光临。
3.
而我回头望,曾经的三年就像处于迷雾中一样模糊不清,望向来路,我一点都不害怕与第二次高考的“不确定”共舞。
佛教中人言宿业,宿业暴露的时候。一个人有机会扭转业力、变化气质,也正是在此刻,恶业涤除,善业酿成,慢慢地,人就跟以前不一样了,脱胎换骨了。
我改变了记忆知识的方法,定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目标,也拿过很多次的年级第一。这些我在从前三年里想都没想过的成就,这年都一一实现了。我一点都不意外,一点都不彷徨,我再也不期待好运,只是修炼、蛰伏、等待。等待高考那一天,扛着我的锄头,去收获我的果实。
4.
第二次查看高考成绩的时候,我紧张,但一点都不害怕,那种坦荡、宽广的心态大概是我人生最难得的片刻之一。我最终去了全国TOP3的学校,这是我在之前的三年里从来没幻想过的目标。
我有很多朋友的第二次成绩甚至更糟糕。很多人说我运气好。但在我心里,我始终认为,我真正的幸运,是我从人生一次重大的挫折中觉醒,不再懦弱彷徨,也不再自欺欺人,我只是按下了这个隐藏在每个人人生中的开关,事情由坏变好的开关。
5.
禅宗修行讲三关:初关、重关、末后牢关。往往弟子觉得悟了,去找师傅,师傅暴打一顿:早影儿着呢。这是初关。在初关不能懈怠,初关意味着你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最好状态,你以为这是顿悟,其实只是开头。
领悟到了有这样的关卡的存在,人生将变得顺遂许多。大学毕业后我去了海外名校留学,留学归来又轻松进入了名企工作。
现在生活的于我,虽不能语百依百顺,却也平稳喜乐。
菩萨的修行里,有个词叫阿鞞跋致,断尽妄心,唯余菩提心,故称不退转。能入阿鞞跋致,就不用担忧了,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人的事业和生活,也有很多关键节点,关键节点是取得突破、从一种境遇转向另一种境遇的关口,能转过身,以前难以企及的境界就变成了常态。
你得找到你的开关,闯进这道关口,即便有试错的成本和风险,也不能不去做,不能当他不存在。
6.
房间乱了,不去管它,就会越来越乱,找个日光倾城的下午,把堆在床上的衣服一件件叠起来放在衣柜里,从卧室、客厅到卫生间,家里会越来越整齐。你得找到这样的下午。
大学里闲日漫长,整天打游戏,人越来越颓。你得找父母要一笔钱,和周围的学霸一起,报一场雅思考试,你开始规划你的学习时间,哪怕只有一个小时。而这场考试将带你去怎样的未来,也值得期待。
和男朋友分手了,彻夜喝酒,逢人就抱怨。你得去发廊剪个新发型,买一套新衣服,开始学彩妆,瑜伽,健身。你会越来越美,而那个最适合你的人,就是被这样光彩熠熠的你所吸引,你就又陷入到相逢的喜悦中去了。
人得学会否定常态。要从习惯的巨大惯性中挣脱出来,想想人生的多种可能性。每一次改变,都可能是按下了这个,事情由坏变好的开关。
END.
我是韩轻哥儿,关注我,我们一起分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