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在任何东西都有说明书,各行各业也都有入门资格证,唯独小孩没有说明书,做父母不用去考证。家里两个小孩出生后,开始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陪伴才是对小孩最大的奖赏。
儿子现在4岁,在他出生那年也是自己最灰暗的时候,因为工作、生活、身体一团糟,被乱麻缠绕动弹不得。每天的生活状态就是晚归早出,为了避免小孩晚上的哭闹影响睡眠,就去睡沙发,在小孩1岁前基本都是这种状态,这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和小孩没有亲密的关系,而且都没有单独带他出门的信心。后来慢慢意识到问题,逐渐的改变自己的生后状态和工作节奏。每年夏天到的时候都会带他去北塘河抓螃蟹、捕知了、抓鱼虾,慢慢地建立起链接,有了共同的话题,他还会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眉飞色舞地说我爸爸很厉害,会抓很大很大的螃蟹,那表情一脸的骄傲。后来活动越来越丰富,带他去登山、去野餐、去露营,现在他也愿意单独和我一起出去玩。父子之间的陌生感逐渐减少,但是在他心底还是有那么一点隐隐的抵触,大抵是小时候的影响,所以婴儿期就要开始种下亲密基因。
女儿现在2岁了,在女儿出生后,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几乎每天都和她互动,虽然她听不懂,但是还是能明显感受到她的情绪。如果出差了,还会在电话里和她一起呀呀学语。夜里哭闹的时候,抱着她也能哄得住。每天吃早餐都会跳上来要求喂她吃,和女儿的亲密度明显高于儿子。
以前喜欢给小孩买玩具这种外部的激励,以为可以“贿赂”小孩,换取孩子好感和亲密度,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玩具,他需要的是你,你才是小孩最好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