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去拜年了

除夕了,我不出去拜年了。

旁边放一瓶快乐水,写几个字吧。

我们这里啊,大年三十晚上吃完饭,放完鞭炮,大约七八点钟就可以出门给同族的长辈们拜年了。

许多年前,出去拜年基本转遍整个村子。

村子东边有一个同族的爷爷,爷爷的屋子很小只有三小间,昏黄的白炽灯照着小小的房间,炕上纸糊的小盆里放着糖、瓜子、花生。

进门问完好,爷爷就抓一把糖塞给我。

往西几十步有一个奶奶,再往西几十步还有一个奶奶,依稀记得那个奶奶是吸烟的,很特别,有些霸气的那种。

其他的我现在都不知道该叫啥了。

每次进门都得想半天,该叫什么。

长大些,我不再和大人一起出去拜年。

那些爷爷奶奶,也基本入土为安了。

我有一个妹妹。

是啊,我有一个妹妹。

堂妹。

妹妹超级喜欢吃糖,她很小的时候只有我可以吃她的糖。

我和她一起去拜年。

有一年,妹妹穿了一件毛茸茸的小小的大衣,漂亮,特点是口袋很大。

每到一家,她都会问:“哥,叫什么啊?”

其实我也不太知道,记忆加上排除法,我告诉她:“叫爷爷、大爷、哥哥……”

然后进门,看岁数,蒙。

于是,我问一个,她问一个,衔接的很好。

大人们的程序都一样,哟,小姑娘真漂亮,几岁了?以前没见过啊。你妹妹么?来吃糖,吃瓜子,喝水。

这是标准的拜年套话。

临走的时候都会很客气的塞糖。

每次他们给糖,我们都说不要,可走过这一遍,最后把我口袋里的糖装进她口袋里竟然也装满了。

长大后,我便不太愿意出门了,有时候会隔几年和妹妹一起出去一次,出去也不会和以前一样去很多人家,而是挑着去。

年味儿淡了。

更重要的是,虽然这些人算起来没出五服,但和我们也只有一代人的距离了。

有些人拜过年,即便以后在大街上遇见都不会认识。

许多次,他们看我半天才想起我是谁,然后问我旁边的姑娘是谁。

渐渐觉得这种“拜年”,不拜也罢。

我还记得,小时候,邻居有个比我大一些的孩子,每年都会给我们周围的邻居们拜年,不图别的,只为了几块糖而已。

有一次,我拿着一张贴画玩儿,他看见了,回家拿出好多吃的东西想和我换。

说白了,小时候喜欢过年,都是心有期待。

期待新衣服,放鞭炮,压岁钱,好吃的。

如今,不再有任何期待。

后来,妹妹远嫁,拜年这种事于我,更没兴趣。

很早,我就讨厌那种装出来的热忱,也不喜欢在别人门口想半天该叫什么。

喝完我的神仙水,早早睡觉吧。

祝看我文章的人,新年快乐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正月初一,天刚微亮,村里的娃娃们就开始串门走户拜年了。大小孩,小小娃,手里各拿一个纸盒或是一次性的茶杯,进门齐声吆...
    彤舟有爱阅读 1,178评论 12 43
  • 晚上回家的路上手机响了一声,打开一看是帆帆发的消息:“明天去滑冰吗。” 我说:“明天要拜年呢。” “我不想见到那群...
    玛丽苏先生阅读 550评论 0 1
  • 嫁做胶东妇转眼已经是第24个年头,也意味着在胶东的乡村渡过了24个春节。在北方,尤其是胶东的乡村,在婆婆家过年是天...
    关尔儿阅读 388评论 0 0
  • 腊月三十晚、除夕夜,尤为兴奋的夜晚,各种烟花、礼炮,不停往天上冲,伴着响声、一闪一闪的飘在夜晚的空中,特别的美丽。...
    大刘小飞阅读 766评论 8 24
  • 夜莺2517阅读 127,759评论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