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幸福的话题
你幸福吗,常常会有人问,这是一个永不磨灭的话题。那么我们自己向内心深处去问,我幸福吗?
儿时生长在故乡,一座古老的小乡镇。而祖宅就在最繁华热闹的十字路口。家里姐弟四人,我为老大。家中并不富裕,但解决温饱之外,还可以偶尔有些零星的小吃食,那在当时是很多家庭的小孩不可企及的事情。在那个物质极其贫乏的年代,花个几分钱就可以买到比如几块螺丝纹的水果糖,或者一茶杯的葵花籽亦或是爆米花,吃独食的时候很少,大多都是姐弟四个分着吃。开心快乐满足在四个孩子的欢声笑语中,在飘着槐花香气的小院子里,诠释了最简单的幸福。
读小学,读初中都是在家乡。那时候没有家长接送孩子上学的概念。我上学放学都是连走带跑着去的。我们那时候一天四次上学,早晨大概五六点钟去上早操,早读,然后放学回家吃饭,然后去上学,然后放学回家吃饭,下午去上课。放学回家吃饭后再去学校上晚自习。等晚自习下课回家就已经是晚上十点左右啦。那时候的乡村没有路灯,没有任何照明,没有月亮的晚上到处黑漆漆的,如果行动慢一点被放学回家的大部队甩在后面,试想一下,一个孩子在那种环境下是怎样的一种恐惧,是多么的孤立无助啊。每当这个时候,就会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断断续续的远远传来,喊着我的乳名,我每次听到便飞快的向前跑去,迎上来的是颠着小脚来接我的奶奶。然后我们祖孙二人小声说着话,一问一答慢慢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冬天钻到奶奶烧好的热炕头的暖被窝里,夏天则有奶奶一直挥着大蒲扇伴着进入甜甜的梦乡。童年记忆里幸福时光在岁月更迭里慢慢散开。
学业结束后就是择业,然后就是择偶。一切程序设计般的顺理成章,迎来了新的小生命,三口之家在人间烟火中开始了过日子。生活中有坎坷有不如意有很多的难以预料,也有互敬互爱互相理解包容的日常。公公婆婆待我如女儿,疼爱有加,兄弟妯娌虽偶有不如意,但依然和睦相处,节假日聚餐,一家老老小小,细品美味佳肴,欢声笑语中享幸福天伦之乐。
有人问什么是幸福。我一直认为幸福就是你自己心里的感受。只要你自己觉得幸福了,你就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