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外经典电影在中国上映,越来越多经典电影被网友们提起。其中一部瑞士电影《海蒂与爷爷》在去年也在国内上映,在豆瓣、猫眼、微博和淘票票等几大平台行都收获了9分以上的高分好评,被大家认为是最美心灵治愈系童话。
电影故事发生在澄澈和美丽的阿尔卑斯山脉下,主角是一位孤儿女孩海蒂,还有她的伙伴贵族女孩克拉拉和克拉拉的奶奶,她倔强古板的爷爷,她山上的伙伴皮特。女孩因为父母双亡由姨妈养育,姨妈因为找到新工作把她丢给爷爷养育,又把海蒂骗卖到贵族人家里做童伴。幸运的是,海蒂在这认识了因妈妈离世而不会走路的克拉拉并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也在这学会识字和阅读,并喜欢上了写作。随后海蒂因为思念爷爷回到山上,克拉拉思念海蒂来到山上找海蒂玩并意外站起来。最后,海蒂和皮特在草地上放羊,她手里正攥着克拉拉奶奶送的笔和本子并在本子上仔细书写着。
这部电影好似一个温馨的童话,一幅幅美丽的画,一幕幕都另人觉得暖心,看完觉得世界都很美好。当然,这部电影不仅展示了海蒂和伙伴友谊,还有和爷爷的亲情和克拉拉奶奶的“忘年之交”。整部影片看下来,爷爷、管家、克拉拉奶奶海蒂的教育方式也令人深思。虽然三人教育方式不同,但是通过对比我们能看到爷爷、克拉拉奶奶因材施教的成功。今天,我们就按照电影的叙事顺序,来分析影片中呈现的教育方式以及引发的思考,探讨“因材施教”在孩子成功路上的正确运用。影片中的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爷爷对海蒂的教育:自由与爱,释放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的基础。不禁锢孩子的天性,给予孩子爱,也给予孩子的自由,在爱与自由中滋润孩子的心灵,拉近彼此的关系。
管家对海蒂的教育:因材施教的反面例子,约束孩子各种各样的行为,不顾孩子的兴趣与内心教育孩子,只要求孩子听话或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克拉拉奶奶对海蒂的教育:因材施教的正面例子,用合适孩子的方法教育孩子,积极引导孩子做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强迫孩子做,尊重孩子的兴趣并支持孩子合理的梦想。
爷爷对海蒂的教育:自由与爱,释放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的基础。不禁锢孩子的天性,给予孩子爱,也给予孩子的自由,在爱与自由中滋润孩子的心灵,拉近彼此的关系。
虽然一开始爷爷不接受海蒂,但是也不会禁锢海蒂的自由,外冷内热地爱着海蒂,比如悄悄地看睡在羊圈的海蒂,给海蒂做早餐,关心海蒂的脸,带海蒂去爬阿尔卑斯山。有一次海蒂听说爷爷杀人,害怕和爷爷睡要去羊圈睡,爷爷瞬间就明白海蒂的可能听到什么,便和海蒂说人们总爱说闲话,但是一个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一句话虽然简单,但是也给海蒂上了一节很好的课,继续让海蒂保持本身的善良和对人的信任。海蒂听完拥抱了爷爷,祖孙的关系更加融洽了。此后,爷爷更爱海蒂,但没有用爱控制海蒂。看到海蒂在冬日的木屋无聊,就给海蒂木刻大鹰,带海蒂滑雪去找皮特玩。
的确,爷爷给海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教育,因为对外界封闭和交通不便拒绝海蒂上学的请求。但爷爷对海蒂的真情流露,让海蒂随意地在山上打滚玩耍,对爷爷乖戾的人来是难得的。如果重视孙女的爷爷也像其他家长一样,不让海蒂爬山不让海蒂和皮特玩,质问海蒂是谁告诉她爷爷杀人,海蒂也难以继续保持活泼、善良的模样,而会在屋子中闷闷不乐,会更加害怕爷爷。
有人说,海蒂的信任、热情、善良给爷爷的生活增添不少色彩,海蒂给爷爷带来的更多,但爷爷给海蒂带来的也不少。两个人相互扶持,是一起成长的模样,而这一起成长也离不开爷爷给予海蒂的自由和爱。爷爷或许不懂“因材施教”,但他尊重了海蒂爱自由的天性,最起码不限制孩子的天性。
管家对海蒂的教育:因材施教的反面例子,约束孩子各种各样的行为,不顾孩子的兴趣与内心教育孩子,只要求孩子听话或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来到富贵人家陪读的海蒂,与富贵人家“格格不入”。这户人家的女主人早早离开人间,而男主人长期在外工作,只剩下管家和佣人在照顾女孩克拉拉。在管家的带领下,整个家气氛都阴沉沉,佣人们害怕管家,克拉拉因妈妈的事情整日郁郁寡欢。所以活泼、热情的海蒂的到来改变家中的氛围,也使得管家特别讨厌她,嫌弃她调皮、粗鲁。
管家有一次给克拉拉和海蒂上课,海蒂因为没有读过书所以一个字都不认识,也不认真上课。管家非常生气,也开心抓到海蒂的把柄要赶海蒂出去。
海蒂之所这样,一是因为家里穷没上学,二是因为听皮特说上学没什么用。管家因为早已经给海蒂贴上“无可救药”的标签,也不了解海蒂的内心想法和情况,又想把她赶出去,所以从没有耐心教导过海蒂。
我们都知道,学校的老师会因材施教地教育不同孩子。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像这位管家一样拥有这样“孩子无可救药”的心理。在这样的心理下,一遇到教许多遍孩子还不会情况就容易“暴躁如雷”或者“伤心难过”。一开始孩子看见我们的情绪还是乖乖听话,但经常如此孩子再也不管不顾,因为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海蒂在管家下教育不成功,主要是因为管家的抵触心理,没有真正地接受海蒂,也没有想合适海蒂的办法教育她。自然而然,爱自由的海蒂没办法接受严格、死板的管家的教育,成了管家眼中的“问题孩子”。
三、克拉拉奶奶对海蒂的教育:因材施教的正面例子,用合适孩子的方法教育孩子,积极引导孩子做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强迫孩子做,尊重孩子的兴趣并支持孩子合理的梦想。
克拉拉奶奶听到管家说海蒂行为古怪后,并没有立刻相信,而是选择用自己的眼睛来看。这一点与爷爷告诉海蒂的话一致。奶奶看到海蒂不喜欢读书没有用管家的方式教育她,而是和海蒂一起读书,给海蒂讲故事。海蒂听得入迷的时候,奶奶就停下来了。海蒂问:“后来羊怎么样了?”奶奶就说:“如果你现在会读书了的话,就可以知道故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你喜欢故事,对吗?”但海蒂说山上孩子不用认字的时候,奶奶依旧耐心地告诉海蒂:“如果你想知道接下来的结局,就要一定学会读书。”此后,海蒂就转变了思想,认真的学习和读书。
克拉拉奶奶就是如此,激发了海蒂学习的热情。通过谈话,通过给海蒂讲故事,从海蒂不读书的根本原因上解决问题。不仅如此,奶奶听到海蒂说想写文章的时候,还鼓励海蒂做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情,给海蒂送了笔和纸支持海蒂写作。
海蒂在奶奶因材施教的教育下,不仅仅是位热情活泼善良的孩子,还是位会认识字、喜欢读书、有梦想的孩子,就连管家后来都夸海蒂是位天才。海蒂能成长得更好,离不开克拉拉奶奶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就仿佛是雪中送炭,给予这个山上孩子充满更多希望的未来。
四、《海蒂与爷爷》中“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带给我们那些思考呢?
克拉拉奶奶对海蒂的教育与管家的教育成为鲜明的对比,爷爷对海蒂的教育虽然不特别但对海蒂来说就是合适的。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因材施教”教育下孩子最好的模样,但看得简单做起来就是困难些。
古人早就呼吁老师教育要因材施教,现在教育专家也呼吁家长们要因材施教。然而很多家长都匆忙、盲目地教育着孩子,并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因材施教”。在此,结和影片的内容,提几点建议:
1、观察了解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天性,有些孩子喜欢安静地一个人玩耍,有些孩子喜欢和伙伴们一起玩耍,有些孩子喜欢跳舞,有些孩子喜欢踢球。我们家长不要想着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要想着帮助孩子塑造他自己。木头毕竟不能成为石头,石头毕竟不能成为玻璃,我们让木头雕刻成最美的木头,让石头成为最美的石头,就成功了。做到这点,我们要先了解孩子是石头还是木头,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综合观察,多听听孩子的内心想法,不要只从我们成人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想法。管家就是用成人角度认为海蒂行为古怪,但克拉拉奶奶和爷爷即理解海蒂孩子的行为,也用大人的话告诉她不要害怕,鼓励她做自己想做的事。
2、针对性的“对症下药”,然后落实因材施教的做法。我们很难时时刻刻进行因材施教,所以我们只需要在一两点的时候“对阵下药”。就像克拉拉奶奶对海蒂教育主要针对读书而言,这个读书对海蒂的成长来说是很关键的。为此,我们选择针对性的地方,可以从孩子的人生、性格上考虑,解决孩子的不良行为。
3、根据孩子的特点,让孩子发挥他的特长。除了解决孩子的不良行为之外,还要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优点。人们都说孩子要补短板,却忘了成功人士都是发挥自己优势的。所以我们要着重地根据孩子特点,发挥孩子特长。比如像海蒂那样爱自由,善良,活泼,热情的优点。如果孩子太热情而不懂礼貌,可以引导孩子多与外界交流的同时教会孩子礼貌用语。
因材施教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但蕴含了数不清的教育方法。因为每个方法都是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出来的,是根据孩子的天性和特点来实施教育的。这个教育方式的原则只有一个,从内心欣赏接受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孩子更近距离地相处,孩子也能更接受我们。距离拉近了,了解多了,看待孩子的问题也不再高高在上,从而就“因材施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