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看文章的你是不是考研党,如果是,你应该感触很深,从2月16号考研初试成绩出来后,和高考一样, 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你明明很努力,依旧没考上。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选择工作或者12月再考吧。
初试通过的人在准备复试,复试也不是那么乐观 。据说有很多潜规则。
以下是身边朋友和读者的例子,
西南地区二本普通高校,报考院校某985高校,成绩是专业第二,拿到成绩后,他托自己学院的老师打听报考导师情况,导师回复3人已内定,还会再从复试的9人选一个。原本12人竞争4个,现在变成9选1,真的只能呵呵。
西部本科三批院校,报考帝都某大学,成绩高于复试线一分 ,家里和导师很熟,已内定,只要复试到场,就录取。
以上这些情况肯定是个案,但不是孤案。这其实也是很多家庭走捷径的方法,他们的口号是“咱们高考不拼关系,考研拼。”
其实更是我们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每个人都想走捷径,绕开制度 。顾自己的利益。忽略他人的利益。
也许这也是最近这么些年“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原因吧,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的倾斜,另外还有别人有个好爹,真羡慕。
正如朋友感叹的,现在才知道高考真是最公平的,统一的考试项目,统一的评判标准,只有冷冰冰的分数。差一分就是上不了。机器和程序在操作这一切,没有人为的因素。
而考研的复试,面试。标准就不那么统一,人的决定权很大,要知道人的判断有是很大个人因素的,有时候觉得看对眼了,标准就不固定了。觉得你可以就是可以,不行就是不行。
正如官员腐败一样,一旦人拥有的决定权力很大,就会有空子可钻。
人为的考核远比不上那些冷冰冰的程序和机器的考核。
这样的机制下,不公平的因素也就增加了。
但是我们始终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公平的因素会越来越少,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后很多人为的东西,都会有机器去做。
公平程度你难以想象,正如多年前经历过人为高考调档案的人看到电脑调档案一样,不敢想象。
后面会有越来越少的认为因素去干扰公平,都会是冷冰冰的机器和严谨的程序去做这些事情,在他们眼里只有如果满足某某条件,输出是,不满足则输出否。
在现在的情况下,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比那些没有拿到名额的人优秀,博出一片天地,先适应环境环境,再改变环境!
我是璞溢,喜欢文字就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