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秋分,日夜平分。
秋分是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秋分,除昼夜平分外,也平分了秋季。“立秋”是秋季的开始,“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从秋分开始,太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
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时节,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以后,由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天气逐渐变冷,昼夜温差变大。
古人又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坯是土坯的意思,这里是指细土。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这天还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秋分又意味着丰收时节的到来。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残暑终,秋分至。让我们共尚丰收的喜悦,收获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