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村寨和我家的老房子已经拆迁夷为庄稼地了,有好几次我竟然想不起它原来的样子。在二月二龙抬头的今天下午,我坐在20多层的办公室里,窗外阳光灿烂。忽然我想起了油菜花、麦苗和杨树,脑海里面浮现出家乡美丽的春日景象。
也可能是人活到一定岁数,就喜欢开始回忆往事的缘故,我竟然回忆起家乡的春天。记忆中,家乡的春天是绚丽多彩的,也是一年中最让人向往的时候。
仿佛一夜间,家乡那块富饶的土地,就成为花的世界和绿色的海洋。远而望之,村庄已经披上绿色的外衣;近而观之,环绕村寨的清澈小河沟水安静的像一块镜子,映照着青青树木。
村外油菜花一片一片、一簇一簇的,点缀在绿油油的麦苗间。成群结队的蜜蜂和不知名的昆虫在花海里徜徉,泡桐树上紫色的花朵,迎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客人”。洋槐花香,又是那么的沁人心脾,让人沉醉。
走进田间,尤其是在阳光正好的中午,沿着泥泞的田间土埂,微风拂面,虫鸣唧唧,麦苗的拔节声,仿佛清晰可闻。置身其中,物我两忘。不知道是麦子装点了我的眼眸,还是我成为麦子的风景。
夜晚来袭的时候,顽皮的孩童伴着夕阳在黄牛“呼哧呼哧”的喘息声中回到村寨里,村寨告别了白昼的喧闹回归了寂静,偶尔的狗吠声刺破长空,在黑黝黝夜色中回响,消失的无影无踪。
春雨绵绵的时候,撑起黄布伞,在村寨里走一走,别是一番感受。雨声滴嗒,在于雨伞倾诉;道路泥泞,雾气如薄纱在麦苗上盘旋。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水灵灵的,雨滴在嫩黄的树叶上翻滚,晶莹剔透的投入大地的怀抱。
村寨涨水的小河沟,有鸭群划过,泛起涟漪,和雨滴砸起的水花,共同传递着春天的气息——春江水暖鸭先知。
村寨西头有条河,名叫棋子沟,河中有几门闸,闸的两边载了很多杨树。这里曾存储着我童年很多美好的记忆。
用黄土平地堆积而起的河坝,是村里的“制高点”。站在坝上,远方村落尽收眼底,晴好的日子极目处还能看到远方踽踽独行的人。
春天两岸的河坝被油菜花粉饰,河面上有个渔翁,悠然自得的下网捕鱼,田园诗般的风景。
如今,这个古朴又略显偏僻的村寨,在时代的大潮冲击下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现代化建筑。
虽然承载着乡愁的村落已经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但是尚有回忆可以慰藉心灵。可是我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回到过去,徜徉在故土春天里。
家乡是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驾车回到家乡,在进入家乡省界内的时候,我分明感受到一种不同,那种只可感受不可言状的不同,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这里树木葳蕤,庄稼地里薄雾冥冥,灵秀之气,迎着车窗扑面而来。
谁不说自己家乡好呢?对于游子,家乡就是心尖落地的回声。家乡所在地有个好听的名字,它来自于《易经·屯卦》,屯卦意为“出生”,象征万物始生状态,《序卦传》说:“屯者,物之始生也。”所以这个地方的名字叫“苏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