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又开始了,周一,通常是一周中最忙碌的一天,今天你的状态怎么样?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主动或被动的把每天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无缝衔接,没有一丝空白,做完一件又立马接另一件,马不停蹄。害怕停下来,害怕时间有一段空白,这样会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不够高效,浪费了时间,结果每天都处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
后来我发现,除了特殊情况,比如遇到特别紧急的项目,大多数时候,并不会如此忙碌到一点点空白时间都没有,与其说是因为事多没有留白,不如说是我不愿意、我害怕空白。
为什么害怕留白?
我们的大脑天然的排斥不确定性,喜爱确定性,追求掌控感,可以为了这份确定感不停干活。想象一下,当我们在做什么的时候,双手是握紧、抓住事物的,有一种掌控感;而停下来时,手则是放松的,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要抓住什么,面对的是未知。
既然不留白是满足掌控感,那留白有没有好处呢?
留白时间就是给身体休息和调整的好机会,能让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有助于恢复更好的表现。
长时间保持一个身体姿势会带来肌肉僵硬,引发颈椎病、腱鞘炎……身体积累的疲惫感也会影响状态,还需要更多恢复时间。
持续的用脑,注意力集中度是在下降的,并且持续切换任务也会带来脑力消耗,大脑积累了腺苷,需要留白的空档重新消解它,给大脑减压。
同时留白的不确定性、没有预设,正是给了灵感创意诞生的空间。
或许你会说,停下来太难了。
是的,留白空间本身就是和大脑喜欢确定感的天性相悖的,但是适当适度地留白本身对我们是有益的。
推荐一个我正在使用的小方法,希望能够给你一些灵感。
我在一项任务结束、或者任务节点完后(多是时长1小时左右的任务),利用完成任务的自然分界节点,加入几分钟留白时间。
比如,我会站起来,离开座位几步远,活动四肢肩膀,喝杯水,看看四周,看远处某个物品……
从1分钟开始慢慢增加,根据自己当天的任务多少来定留白时间,至少1分钟,最长尽量不超过15分钟,时间太长,会影响接下来的行动状态,增加行动启动难度。
看似只有几分钟,也没做什么事拿出什么成果,但是让我在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和消耗情绪心力能量后,有了一个喘息空间,也是一次快速充电,不至于一天结束精疲力竭。
要不你也试试,给自己的时间加入一点留白,看看会带来什么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