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要收回去?
想都不要想。
所以下边这段话,不是世故,也绝非油滑,拿捏得恰到好处,于人于己都会有用。
“话到嘴边留半句,事到临头让三分,饱经世故少开口,掏心掏肺伤人心。”
不设“把门儿”的嘴巴,通常被普遍认为是“一张臭嘴”。之所以被冠以“臭”字,一定与祸从口出有关。
惹是生非,一般都是从管理不好自己的五官表情有关。特别是跟没有管理好被俗称为“刀子”的嘴,有直接关系。
叫作刀,不论材质是软还是硬,对于人来说都有攻击性。从古至今,被软刀(嘴巴)杀死之人,无计其数。
所以,平时生活中,千万不要以“全都是为了你好”为由,想改变谁。
与周遭所有的人一样,都曾经试图改变过自己身上诸多自己都觉得恶心,自己都觉得无法接受,自己都觉得见不得人,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身体发肤自带的那些恶劣的东西。
试着改变自己的决心不可谓不大,办法不可谓不多,措施不可谓不严厉……
但是,可但是呢。
生就的骨头长成了的肉。
那堆儿、那块儿,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自己都改变不了的自己,还想拼了老命,奢望去改变别人?
似乎到目前为止,视野之内,并无先例。
也许,以后会有,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后话。
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自己都改变不了自己,还硬是要硬靠自己那捋不直溜儿的口条儿,去改变别人,有可能吗?
话儿说到这里,还是把丑话先撂在前头,拜托诸位,千万别再糟践那个连一大堆堆的哲学家们搁在一起,解释起来都得费九牛二虎洪荒之力的名词,叫那个什么“三观”了。
我以为,还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东西靠谱些,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基因比胎教重要,胎教比起跑线上的嚎叫更重要。
那些活明白了的人,他们自有能够活明白的道理。他们从未愚蠢地逼迫着自己去改变别人。
就算在完美自己的时候,都会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完成的。
他们能够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地纠正着自己年少时那些天真的以为。
直到他们真正地悟到:年轻的时候,曾经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