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减肥真是愁死了,不知道是不是到了喝水都胖的年龄,即便运动也减不下去,我曾运动打卡100天,每天跳操或者走步一万+,体重依然高高在上,让人很郁闷,心想到该胖的年龄不必强求,健康开心最重要,可面对镜子里的自己,真不想多看一眼。
人都说要做喜欢的自己,可从外在形象上就对自己很不满意,苍天呢,大地呀,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健康减肥并成功?
直到看到这本书——《一分钟顶45分钟的HIIT高效运动法》,让我眼睛一亮,如何运动减肥更高效,这不有了吗!如果你想通过运动减肥,强烈推荐读这本书。
作者是日本的川田浩志,他是日本东海大学医学系内科教授医学博士,长期致力于普及运动以及将运动融入健康医学的研究与启蒙,近年注意到科学证据日益增加的高效运动法HIIT,是日本少数推广短时高效的HIIT的医生之一,经常接受电视广播节目邀约和杂志专栏的采访。
他在这本书中说到,HIIT高效运动法对减肥以及对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胆固醇等各方面的积极影响,让我们对HIIT运动有更全面的认识。
以前刷健身短视频,也会经常看到HIIT运动,但因为对其功效不太了解,我并没做过几次这样的锻炼,所以人需要先从认知上改变,才有内驱力积极行动起来。
什么是HIIT运动?
HIIT是指对身体施加高强度 (High intensity)负荷的运动和休息,并以短暂间隔 (Interval)反复进行的训练(training)。
如果将慢跑等称为“长时间持续的中等强度负荷的运动”的话,HIIT就是"短时间间歇地施加高强度负荷的运动“。
HIIT的特征是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施加高强度负荷,并提供一定时间的休息(或是降低负荷),然后再度施以负荷,并以非常短的间歇反复进行。
HIIT运动强度大,运动时间短,但效果比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更高效,无氧运动锻炼肌肉,但摄氧量有限,HIIT集合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优点。
HIIT因为是高强度的运动,不仅产生肌肉疲劳,还会上气不接下气,但正是这种“呼哧呼哧”的大喘气,会吸入更多氧气,提高耐力,提升最大摄氧量。
HIIT将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两者的优势结合,它所用到的肌肉越多,运动效果越好。
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在室内你可以做高速深蹲、高速波比跳、高速开合跳等;在户外可以做短距离冲刺,在健身房可以用跑步机、动感单车、划船测控器等。它的特征是高强度运动和间歇休息相结合。比如30秒开合跳,休息10秒,如此反复做五组,不能长时间连续做,它会耗费体力,但它短时间的运动量的效果远超长时间的有氧运动。
HIIT运动耗时较短,对没时间运动的人可优先选择,书中提供了大量研究,它可以提高线粒体合成率,促进脂肪燃烧,提高新陈代谢率,它还有后燃效应,运动后能持续燃烧脂肪,消耗热量。
此外,它提高最大摄氧量的同时,增强耐力,提高心肺功能,还能提高空腹时的血糖值,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预防糖尿病,还可改善血压,提升有益胆固醇,降低有害胆固醇,血管年轻化等等功效。我感觉说它是一款投资小回报大的运动也不为过,这太让人跃跃欲试了。
这里要说明一下,HIIT的高强度运动并不是极限负荷运动,作者提醒我们,HIIT大致分为两种强度。
1、竭尽全力(all-out)=事假达到最大摄氧量或最大心率的负荷。
2、接近竭尽全力=事假最大心率的七至八成的负荷。
第1种又叫SIT运动,即冲刺间歇训练,比如TABATA训练,它用最大摄氧量170%的高强度,激烈运动20秒后休息10秒钟,作为一组,进行8组共4分钟的间歇式运动。强度太大,适合专业运动员。适合我们运动的推荐第2种,施加最大心率7~8成的负荷强度。
最大心率=208-0.7×年龄
大家可以自行测算,书上附有不同年龄段的最大心率表,如图。
锻炼时以此为参照,不让自己感觉非常吃力,感觉吃力即可。书中给出一个月循序渐进的运动参考,根据个人情况来进行练习。
一开始每次4分钟,一周两次,慢慢增加一周3~4次,运动强度也是由弱到强慢慢增加,任何运动都要从简单开始,不超出自己的负荷能力,运动才能坚持下去。除了书上的动作参考,网上也有很多视频,还有健身主播带练,可以练起来。
省时高效的运动,我要立即做起来,你是不是也想马上行动呢?从4分钟HIIT开始,走起!还我好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