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课程人的社会责任何在》
一、是非曲直谁评说
真正的课程改革必定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归根到底涉及利害关系的重新调整。因此、来自旧观念的挑战、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挑战,来自新课程改革本身的成长,成熟过程的暂时失衡所带来的挑战,使得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充斥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乃是必然的。
二、社会责任岂能忘
(一)不要干扰改革方向
教育问题、学校课程问题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需要整体的、全局的、专业的思考,也需要善意的批评和理性的响应。要学会主张,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在共同的目标追求下,寻求多元声音的交响。
(二)不要违背学术良知
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繁荣课程学术的过程,独尊一家的时代已经远去。我国教育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时期,教育优化和教育问题共生,教育进步和教育代价共存。多年的应试教育已经让我们付出太多太高的教育代价,每一个有良知的课程人,难道不应当共同承担起尽量减少乃至避免这种教育代价的社会责任么!
(三)不要污染舆论环境
创造一个立足国际视野、扎根本土实践的课程改革的舆论环境,是所有课程人特别是新闻记者义不容辞的义务。
三、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们课程人唯有贴近世界学术前沿,贴近改革实践前沿,贴近学科重建前沿,才能真正持续地发出自己的专业的声音,才能真正回应新时代“概念重建,课程创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