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优绩主义,简而言之,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具备足够才能,努力学习工作,就能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获得世俗标准中的某些荣誉、某些成绩,那么他便是不够努力,自然也称不上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成功也不止一种模样。
优绩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一个人的成功是源于“能力+努力”,倡导“能者多得”,反对“出身决定论”。这有它的积极意义。一个人要想成功,确实需要提升能力、不懈奋斗,社会也需要鼓励这种行为。但是不少人因此忽略了时运、观念等因素对个人成长成才的作用,片面理解成功,言语中总是透露出一股“精英的傲慢”。当下,很多奉行优绩主义的人都存在以下几种典型误区。一是教育领域奉行“成绩至上”。优绩主义在教育领域的突出体现是把分数当作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其实,即便分数对于学生的升学、就业有着关键影响,但也不该仅从这个单一维度去评价学生,要知道每个学生除了分数以外,还有很多闪光点。特别是上了大学以后,许多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理想追求,有人专心钻研学术,有人热心公益活动,还有人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尝试创业;二是职场领域要么“卷”要么“躺”。优绩主义对“成功”的定义无外乎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在这套残酷逻辑的“指引”下,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现象,要么拼命“内卷”,要么干脆“躺平”。一些职场精英对升职加薪孜孜以求,心甘情愿“榨干”自己,“比别人优秀,还比别人更努力”,甚至认为长时间加班是成功所必需的。
优绩主义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任何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阶层跃迁,然而,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不止一条,能力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角色中,所需要的能力都不相同。名校学历一度被认为是社会精英的标配,但实际情况是,依靠超乎常人的学习能力和自律程度考入名校,却并不必然能够转化为相应的职场成就。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读书阶段“优绩”所需要的能力与迈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并不相同。不仅如此,一个人可能在一个岗位上表现不佳,却能在另一个岗位创造“优绩”,这也说明,只有当能力与“优绩”相匹配时,“能力+努力=成功”的优绩主义公式才有可能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