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日是“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公公2005年死于慢性哮喘。老人抽了50多年的烟,烟瘾大得不得了,经常咳得喘不上气。婆婆管得严,为了烟,吵了无数次,但还是会偷偷地抽几支。后来身体不行了,走路都困难,进出医院几次之后,居然成功戒烟。但为时已晚,即使吃药比吃的饭还多,还是没能战胜病魔。
从05年开始,清明和冬至就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婆婆会提前一星期准备好祭祀用品,落实好我们去陵园的人数及用车,十多年了,年年如此。
婆婆是南昌本地人,育有二儿二女。因为重男轻女,像扫墓和去老家祭祖这样重要的事情,就要由二个儿子代表大家庭来完成。
从05年到前几年,基本上都是我们二家去做。大伯深感责任重大,说:“以后我死了烧成灰, 洒到河里就行了,不想拖累我儿子。”
大伯的儿子在武汉安了家,07年添了孙子,他们二口子就常常往那跑。去年退休,今年儿子又生了二胎,已经在武汉定居。
2015年6月,我父亲也过了。近几年清明、冬至的扫墓就完全由我们承担下来。为了安慰婆婆,我总是提前去她那里知会,带我儿子去西山陵园扫墓。
南昌冬至扫墓像清明一样热闹,我的手机提前十天收到陵园发的短信,告知专用车辆的车次、上车地点安排,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烧纸钱,禁止点蜡烛等。
今年小姑子和我们一起去。早上5点半起床,煮了面条吃。7点准时开车,1个多小时后到了西山陵园,因为人太多,车辆按规定在外围等候,我们步行进去。陵园建设得很漂亮,像旅游风景区,里面人山人海,有陵园工作人员在卖鲜花,有十几位交警维持次序。
陵园面积很大,占据了二个山头,中间有一条小河,公公和我父亲分别在二个山头,我们先去公公处祭拜,再沿小河到我父亲处悼念。大家有序地进行,也不觉得拥挤。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时光匆匆,冬至不吃,更待何时?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混沌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我们也一样有吃水饺的习俗,到超市买二袋水饺,过了冬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