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给CH做咨询效果跟进,她提到一个困惑:“自从我开始在简书上写文章,总忍不住会将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进行比较。特别是看一个朋友的文章,写得特别好,我觉得我写得没人家好,心里就不舒服!会把自己的文章偷偷隐藏。”
听完我会心一笑,问她:“你看到范爷、李晨秀恩爱,是不是也会有点不舒服?”
“是哦,好像真是哦!你怎么知道?”
我当然知道,我还知道你看到baby和晓明会不舒服,知道你看到比自己优秀的同事会不舒服;还知道你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知道你不好意思拒绝别人……
“老师,我是不是嫉妒心重?”CH问。
亲爱的,请不要给自己贴标签,这真谈不上嫉妒心重。只能说明:你还不够爱自己,你不相信自己就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一点也不差他人半厘儿。
你见不得别人好,是因为你受不了自己差。你看到别人的每一个好,都会无形中提醒你“我不够好!”、“我不值得拥有!”。
这样的你,在婚恋中会形成两种人格—“讨好型”、“死作型”;在工作中,会很难承受挫折。
02
我之前的下属M,90后,北京某985大学双学士。面试时被我一眼看中,虽没有HR的工作经验,但绝对具备认真、努力、不甘现状的品质以及优秀的学习能力。
M悟性很高,任劳任怨、工作绝不拖延,我下班前给她安排一个不紧急的方案,她会回到家做完发给我,害得我也得加班看方案。
但她有个特点,见不得别人批评、否定她,即使明知是好的建议,也会很不舒服。
一次她被工作经验丰富的W、L同时提醒干一项工作方法不对, 谁想,M立刻用一句“你们不要总是说我,我就想这么干!”狠狠的怼完后,便独自哭泣起来。搞得两位前辈面面相觑、很是无辜。
还好,M遇到了一位心理咨询师的上级。我看得见她的坚强,亦懂得她的脆弱。明白她这一“怼”的背后,不是对他人的不满,而是对自己的愤怒。
这样的M最不适合的就是正面批评,我给她推荐合适的书,潜移默化的去改变她的认知。如今再见到她,心态已平和、愉悦了许多。
03
不论CH,还是M,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大一样,本质都相同——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接受不了自己不够完美的事实。
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的问题。我们听不得别人说自己不好、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心理学讲,每个人会有两种心理评价机制—内在评价机制、外在评价机制。
而这样评价机制形成来源于0—3岁之间父母的教养方式。
如果父母对孩子执行有条件的爱,如经常说“你只有听话,妈妈才爱你!”;或常常否定孩子、打压孩子的需求。便会使孩子倾向形成外评价机制。
如父母完全接纳孩子原本的面目,对孩子的爱不因外在标准而有所增减。孩子长大便倾向形成内在评价机制。
如果你是外在评价机制,你生存的价值将永远来自外部认可,会让你敏感、无意识中进行无端比较、患得患失、没有勇气拒绝,无论感情、工作都容易受到伤害。
如果你是内在评价机制,便会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你值得拥有最为美好的东西,即使还不够好,也能坦然接受。那你就会以一个坚强、美好、自信的形象出现。
04
很显然,很多人都会像CH、M一样,内在评价机制占主导。
我能体会到你们痛苦,因为若干年前我与你们一样敏感、情绪易波动,并为此苦恼不堪。
但只要你愿意改变,就一定能走出这痛苦的深渊。
1.首先明白:你的不舒服跟他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情绪是我们潜意识的本能反应,我们很少去问自己“人家撒狗粮我什么不舒服?”
只要你问,便会发现:对面的人、物之所以让你痛苦,只因他刺痛了你内心深处的某个痛处,并且是你不愿意承认和接受的痛处,如你不够优秀、你没能力赚钱、你不够漂亮……
所以,范爷没招惹你,同事、伴侣也没招惹你,只是你在招惹自己而已。
2.找出你的情绪,并宣泄情绪
有了第一步的觉知后,请感受你此刻的情绪,是愤怒、恐惧,还是焦虑?
然后,告诉自己“我此刻很愤怒/恐惧/焦虑!”。一遍遍的重复,直到感觉情绪平复。
等你恢复了足够的理智,我们开始下一步。
3.勇敢正视并解决你的问题
a、勇敢正视你担心的事情,问自己:“如果担心的事情发生,会有什么后果?”
问完后,相信你一定会嘴角微微上扬,告诉自己“其实也没什么我承担不了的后果嘛!”
b、让计划、行动来替代担心。
当看到别人的美好、优秀,如果只是给到自己心理上的压力,会让你无比焦虑。当你化压力为行动的动力,世界就又会不一样。
不是担忧写不好文章,而是思考“如何写好文章?”;不是去担心自己不够漂亮,而是去思考“我如何可以更漂亮?”
如此这般,你会越来越美好,人生也必定越来越圆满。
如此这般,愿岁月定会赋予你智慧,生命必会给予你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