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在朋友的推荐下带着小朋友来到巴斯的东亚艺术博物馆。下着小雨一路走上山,因为博物馆位于小朋友学校附近,她开始对博物馆并没有什么兴趣,以为要周末送她去学校反而有些抗拒。跟她解释是去学校附近的博物馆,而且还可能遇到她的朋友们,这才顺利走上山。
从圆形广场拐进东亚艺术博物馆所在的街道,小朋友和粑粑还要继续往前走,我看到有中国红标志色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门口还可以看到有人在介绍和欢迎,告诉他们应该就是这里了。和一般的博物馆门庭高大比起来,这个小小的博物馆走的绝对是小清新路线。
门口有人给了我们今天活动安排的宣传单,看到小朋友告诉我Storytelling的活动就在一楼,很快就会开始,听我说没有预约后有很抱歉的说今天孩子很多没有预约有可能没有办法参加,建议我找负责的女士问一下,周到亲切的欢迎和说明还没进入已经感到很舒服。给小朋友介绍了馆内今天的活动之后她似乎更感兴趣的是楼上的活动,所以我们直接上楼。
博物馆是一个五层的乔治亚时期小楼。我们直接来到二楼展品区。相比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当代美术馆等以及国内的一些博物馆,这里可以说是很小,但是在小小的空间内展品很丰富。展品以瓷器为主,另外还有玉器、竹雕、木雕、土陶等等制品,种类丰富,年代更是唐宋明清等不一。虽然叫东亚艺术博物馆,但是藏品以中国为主,有少量日本藏品,其他国家也许有不过我没有看到。
虽然小朋友看到展品也会有兴趣了解,特别是看到麒麟的玉器和如意,还会主动问粑粑是做什么的。但是这类藏品的确是很难引起小朋友的持续兴趣。所以,也就显得博物馆安排的一系列儿童可以参与的互动活动更为有意义了。
小朋友先是画画。有关于十二生肖的卡通形象介绍,小朋友可以根据这些形象在馆内找到相似的图形进行绘画。小朋友看到入口的公鸡雕塑开始跃跃欲试,带着画板和彩笔走过去。但是看到公鸡雕塑的栩栩如生和复杂程度,很快打消了念头。说麻麻我还是画上面的卡通小鸡好了,呵呵。
之后又有一张让小朋友们按图索骥寻找相似图形的游戏,小朋友找了一张上面要求找出所有蝴蝶形象的,她拿着游戏说明开始沿着展品陈列柜逐一看过去寻找蝴蝶,期间还不忘告诉我帮她看陈列在高处的展品。在发现了几个不同时期的瓷器彩绘上都有不同姿态不同颜色的蝴蝶后,小朋友很兴奋。看到小朋友如此认真,我在她发现每一只蝴蝶的过程中也会小小兴奋。如此适合小朋友鉴赏藏品了解艺术的探索形式,组织者也真的是费心了。
去往三楼的过程中看到楼期间也有很多陈列柜中的藏品,博物馆地方并不大,真的是有效利用空间呢。三楼有两个展区,其中一个有组织孩子们参与的涂鸦彩绘、折纸、生肖卡片的活动,小朋友很高兴的一一参与其中。小朋友刚走过去,有两个老年志愿者主动问她要不要画画,小朋友很喜欢旁边的凳子就坐下来了,两个本地老人,一个给她递来了有公鸡和凤凰图形的彩绘纸,另一个问她要什么颜色的彩笔。小朋友选择了公鸡和彩笔开始涂色,我坐在旁边。两位志愿者老人看起来有70多左右,老太太主动和我聊起来,问我是在巴斯旅游还是居住,还主动向我介绍说她儿子在上海工作十多年了,她去过中国四次,在这里做志愿者可以参加免费的中文学习课程。
聊天期间小朋友问我凤凰和公鸡的区别,还说画纸下面的四只小的是不是凤凰宝宝,当我告诉她现实中没有凤凰而鸡是最接近的动物之后,小朋友又问,那我们吃的鸡肉是不是凤凰肉啊?这问题回答起来真的有一定难度啊。和寻找蝴蝶的活动类似,小朋友涂完色彩之后,绘图纸的右下角列出了其中的公鸡在某一个馆藏展品中出现过,需要找出来。小朋友很快就看到高处的展柜中一个方形的盘子中心的公鸡图形。我仔细看过之后发现是一个日本17世纪的瓷器。
之后小朋友又参与了生肖卡片的制作。进来时就看到几乎人人胸前带着一个生肖卡片,有生肖图案,旁边还有对应的汉字。对中国人来说这个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小朋友很快就在各种图形中找到了自己的属相龙的形象,来自中国的志愿者递给她龙的卡片的,她照猫画虎用彩笔在旁边写上“龙”。然后自己用剪刀裁切卡片,又在我的帮助下打孔,最后穿上红色的彩线,如此生肖卡片便完成了。小朋友戴在脖子上很自豪地给我们展示。
小朋友参加的最后一项活动是折纸。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用彩色卡片纸折成鸡的形象。因为同时有好几个孩子一同参加折纸,小朋友做起来过程中有些难度寻求了粑粑的帮助,但是因为大家一起做她到最后也没有放弃,直到最后一个环节志愿者用胶带帮她粘上手持小棒。
因为来的比较晚,完成这几个活动基本已经快到闭馆时间,离开时路过入口的小商店,小朋友对其中的兵马俑雕塑和纸折扇很感兴趣。听粑粑介绍说回到麻麻的老家就可以看到真正的兵马俑后她似乎挺兴奋呢。工作人员看到我带的小朋友的作品和馆内介绍,主动给我拿了塑料包装袋,说外面在下雨要保护好,还告诉我持学生证参观常年免费。
短短的两个小时参观和参与活动的过程,孩子可以通过各种设计的环节了解艺术,孩子和志愿者互动的过程大人可以看展览,工作人员恰当的介绍和辅助,整个过程亲切舒服。小朋友也从来之前的完全不感兴趣转变为整个过程的完全投入参与。艺术,藏品,鉴赏,这些看起来高深的词汇似乎一下子生动起来。这样的艺术教育形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