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偶然发现自己被三个微信好友屏蔽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对探究这背后的心理机制产生莫大的兴趣,像进入一部推理悬疑剧。又因为和这三个人并不相熟,还没推理三秒钟,就给忘了这档事,去忙别的了。
记得早前有人群发消息来试探对方是不是屏蔽或拉黑了自己,不知道是真的能揪出凶手还是恶搞,反正我没试过,因为觉得没必要啊。
但是有时偶然点到好友的主页,看到那道赤果果的白线,还是会回应(默默地拉黑,还会想对方为什么不直接把我拉黑呢,一道白线赫然矗立在那,还指望大家交流什么呢),不然对不起人家另眼相看一场。
我的第一反应是:还搞得我多想看你的朋友圈似的,如果我那么在意你,怎么会到现在才发现好久没有你的消息。
然后呢,我再想想这些人对我有损失吗?完全没有。我都记不起他们分享过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我指的是对我来说有价值,也许对别人有吧,那是他们的事。既然大家都不是一路人,彼此不被需要,完全可以开心地说88。本来就是偶然的工作需要或社交场合加的好友,实际不是好友,顶多算一个认识的联系人,还不是熟人。
我又回想起自己曾经屏蔽过一位女老板,她人挺好的,但是特别忙,而且和我们不是一个圈子的,感觉自己发的东西会对对方形成打扰,她也不会关注那些内容,就白线了。然后想到她其实根本不知道,或者看到白线也不在意,就释然了。这事对我构成的几分钟困扰,让我以后都不再对别人白线了。
再后来微信变聪明,有了分组可见,这下皆大欢喜。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分组可见里,但又看不到白线,不会那么暴露俗人的小心眼和不能忍,谁叫古话说“眼前为实”呢。
分组可见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工作相关,有些是工作无关不方便,有些是心里嫌弃,有些是内心妒忌……总之都是人性的弱点。
别人不让我们看到的东西,其实我们未必想知道。同理,我们对别人也一样。只不过是各种角度和各种亲疏在拉扯。
社交媒体就像一面照妖镜,留下的都是真爱,流走的都是路人。我们也是通过社交媒体才发现自己和别人哪些方面像人,哪些方面像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