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这样的公婆,全国各地有很多的,他们嘴里的说疼宝宝,是伪善的行为。
可惜,宝宝的心里是透亮的,哪个人对他好与不好,清楚的很,谁对他好,他就对谁亲近,强求不来的,公婆再不愿意也没用,难道他们会跟吃粑粑的孩子较劲吗?
有时回老家,我都是待会就走,连饭都不吃。返程的路上,两个孩子反复的问我“妈妈,奶奶的柜子里有好吃的,她为什么不给我们吃呀?”
我了解婆婆扣扣索索的性子,就直接回答“你们要是吃了,那奶奶吃什么呀?以后想吃啥和我说,别要爷爷奶奶的。”
老公经常问孩子,“你们长大了挣钱给谁花啊?”
孩子毫不犹豫的掰着小手指,一根一根的数着说“给爸爸,给妈妈,给小姨,给姥姥,给姥爷!”
我问他们“为什么不给爷爷奶奶花呢?”
两个孩子睁着大眼睛无辜的说道“我们没有爷爷奶奶,跟他们不亲。”
作为儿媳,我从来没教过他们说这样的话,婆媳有矛盾,只是大人之间的事,和孩子们无关,我不止一次的教导他们,等有本事了必须得孝敬爷爷奶奶,因为是你们爸爸的父母。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也知道“公平”二字,他们以为奶奶好吃的东西是留着自己吃的,在经过几次,亲眼看到奶奶将零食给了叔叔和姑姑家的孩子,却不给他们兄妹俩时,心里多少是会失去平衡的,或许在幼小的心灵中早已明白了什么是偏心,对公婆有怨恨在所难免。
现在的孩子都早熟,特别会看样,在最初的,我找你玩,你也会跟我玩;我找你玩,你不跟我玩,次数多了,我只能去找别人玩了。这就是孩子与公婆的相处模式。
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公婆,虽然平时不给孙辈花一分钱,但对孩子却是极好的,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留着,自己舍不得吃,这或许是和自身的经济条件有关。但当儿子儿媳真的遇到困难了,二话不说就把钱拿了出来,理由就是我们挣得钱都是留给孩子们的,可见他们的积蓄都是在牙缝里省出来的,女人碰到这样的公婆,算是几世修来的福气,老人把钱用在了刀刃上,值得儿媳敬佩。
但是如此真心疼爱孩子的公婆,我没福气遇到,嫁给老公多少年,我们就吵架拌嘴多少年。也有亲戚劝我,别跟老人置气,他们岁数大了,年轻的时候不容易,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要对公婆好,天底下没有不是的父母。
每当听到这,我多希望能有个雷劈死这个一心劝我善待公婆的人,郭德纲不是也说过,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凡是劝人善良的人,都得遭天打雷劈。
公婆有三个子女,偏心眼的只对小叔子和小姑子好,有什么好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们,生病住院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才会想起大儿子来,好像我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不花白不花。
最为可笑的是,我的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6岁,做爷爷奶奶的竟然不知道自己孙子、孙女的名字叫什么。儿子怼爷爷说,你们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是亲爷爷吗?
公婆经常在村里放话说,孩子跟他们不亲,白疼他们了。这话说得掩耳盗铃,你不对孩子好,孩子怎么会跟你们亲呢?一报还一报的道理,不懂吗?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