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吃西瓜,我因为有点事情,不能出去,我给孩子几元钱让他自己推着小自行车去买,说买个小的放在车子的小篮里。可是,车子坏了,一时修不好,孩子就一个人出去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非要吃西瓜,我阻挡不了。
过了一会,孩子回来了,还有一个西瓜。孩子敲门的时候,西瓜在地上。我帮着切开西瓜,结果西瓜成了一锅粥。我问他怎么拿回来的,他说:“我抱不动,是滚回来的!”他很自豪,我无奈。
(2011年9月)
四月二号,小孩在寒冷的大风中,在河边捉了几个小蝌蚪,非要我养着,看怎么变成青蛙的。我很无奈,只好养着,不知道能否养大成青蛙。我也有点好奇,也想看看,所以,就养着吧。可是,怎么养呢?要喂什么吃呢?
孩子还从野外挖一棵野草,也要我种上,我也照办了。观察一下他们的生长过程,也是一种乐趣吧。
(2012年4月)
孩子态度坚决的从亲戚家要来了一只还不满月的小狗,我只好照顾它。
我买来了奶粉和奶瓶,半夜也要起来喂它,因为它两个小时左右就要吃一次。它喝奶粉时候,两只前爪抱着奶瓶,小嘴左右转着,极像一个婴儿。
它还不会叫,如果饿了,只会“唧唧”几声。如果饿的时候,它的嘴和前爪一起向奶瓶扑来;如果喝饱了,就把前爪放下,用嘴把奶瓶推开。
这两天,它比较活跃了,到处走动。它大小便会出来,不会解在小窝里。出来活动一会,还会回到小窝里休息。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它总是把前爪搭在别人穿过的鞋子上,用力的把头伸向鞋子里面,好像在找什么宝贝。
小狗给孩子带来了乐趣。孩子有空的时候,总要抱抱它,还给它一个玩具狗。小狗见到玩具狗后,就扑了上去,又撕又咬,不知道是爱是恨。后来,孩子把玩具狗放在了小狗的小窝里,小狗就咬住玩具狗的耳朵往外拉,也许不想让玩具狗占据了自己的家。
现在,它和我们同住一室,因为它还小,需要照顾。想想从前的狗,很感叹现在的小狗真幸福啊!
(2012年)
孩子问《卖油翁》中的一个问题:“那老人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商店里卖油,为什么要自己挑着卖啊?”
孩子的问题, 让我的记忆回到了从前。
以前的农村没有商店,有的是走乡串户的小商贩。他们的运输工具是扁担。
我印象最深的是卖香油的,小贩挑着担子,敲着梆子,那清脆的梆子声让人似乎闻到了香味。那时的香油一斤不到一元钱,可是,大家盼来香油,却舍不得吃。好多人调菜时都是用筷子点几滴香油,基本上都是闻闻味道而已。后来,我在一个官宦之家,看到他们把香油倒进菜碗了,我吃了一惊,原来还有人这样吃香油啊!
还有挑着担卖针线的,卖各种生活用品的。至今那“磨剪子磨菜刀——”的吆喝声还记忆犹新。有一个老汉年纪很大了,他挑着担,一边走一边吆喝着“磨剪子磨菜刀——”,有了生意,就拿出自己的磨刀石来,或在路边,或在树下,开始认真地给别人打磨起来。那时的人极为认真仔细,工钱有少的可怜。这些小贩们也只是用这些家传的技艺糊口而已。
闭上眼又回到了以前,那些挑着扁担的小商贩,用双脚丈量着大地,用双肩担负着家家户户的日常所需,也担负着自己家庭的一日三餐。一根扁担,承载着艰难的生活,承载着人生的一路风霜雨雪。
在泰山、黄山上见过挑夫,那真叫辛苦。我觉得他们该叫“挑山者”,他们挑起的不仅仅是生活的重负,还有忍辱负重、一步一个脚印的坚韧的灵魂。
现在,很少见到挑担人了。可是, 我们每个人身上不也还是有一根无形的扁担吗?
(2012年1月)
昨天小孩回家,洗脚的时候笑着说:“我们学习滥竽充数,我班同学回答问题,说南瓜先生……”我听了也好笑,我说:“还有冬瓜先生呢!真可笑!”孩子急忙问:“还有冬瓜先生?给我讲讲。”
我真的感到可笑了,就给孩子讲了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以前也讲过的,孩子说还记得。孩子也明白了我说冬瓜先生的原因了。和孩子在一起,有时候很快乐。
(2012年10月)
孩子前天回家说:“妈妈,我学校要兔冠照片两张。”我很奇怪:“是艺术照吗?要戴兔子形状的帽子吗?”孩子说不知道。我想了想,可能是免冠照片吧。
因为孩子总是读错字,我也都是猜测他说的是哪个字。以前,他把驾校说成是骂校;吃饭时问我是不是吃豆鼓,我猜到是豆豉;“憧憬”说成“撞憬”,“干涸”读成“干固”……
我如果让孩子读一篇文章给我听,我就要不停的猜测他说的是哪个字,然后纠正。这一次,我觉得是孩子看老师发的通知看错了,所以,我就让孩子照了免冠照片。
昨天,孩子回家说:“妈妈,你怎么猜那么对啊,就是不戴帽子的照片。”我微笑:“我还不知道你啊,错字大王。”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