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夷皋很讨厌赵盾,非常非常讨厌。可惜他贵为晋国国君,讨厌一个人也没用,没人会在意他的讨厌,而对于他喜欢的一切事物,人们都会指指点点,不是批评就是不屑。
他四岁登基,长到十七岁,身边一直空空荡荡,连个亲近的人都没有。所有站在他身边的人,不是被流放就是被骂做奸臣驱逐出国。
他是一国国君,可是这个国家从来没有属于他。
姬夷皋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他的王位是母亲在赵家门前磕头磕出来的。这天下其实是赵家的,赵盾想要谁当王谁就当王,赵盾想叫王死,王就得死去。
母亲从赵盾手中保下了自己的性命,却没保住自己作为嫡皇子的尊严。
她教给他最多的便是屈服与顺从,一如她当年在朝堂之上,在朝臣们的冷眼之下,跪在赵盾脚下痛哭流涕乞求讨饶一般。
赵盾权倾朝野,翻云覆雨,然而普天之下竟没有一人说他不好。百姓们爱他赞他,官员们敬他畏他。
反而是自己,在这深宫里每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却仍受尽天下的唾骂。
不凶恶,不刁毒一点,如何保得下自己,保得住母亲?这天下人既然不敬他,那就畏他惧他好了。
他长到十七岁,没有人教过他怎么做个明君,没有人教他礼义廉耻,他在这深宫里,在赵盾的监视与控制下,仅仅是学会了吃喝玩乐,荒淫无度,他视人命如草芥,视仆从如蝼蚁。
他热爱华丽的衣裳,喜欢雕梁画栋的宫墙,闲来无事的时候他就蹲在墙头用弹弓打大臣,看到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臣子们狼狈地左右躲闪自己的弹丸,他就会开心的哈哈大笑。
他最喜欢狗了,因为狗不会背叛他不会瞧不起他,他每日牵着自己的狗,寂寞时便同狗说话。可是后来自己的狗叼走了赵盾家的羊,赵盾便在全天下人的拥护下打杀 了他的狗。
赵盾杀了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全天下都赞美他。
可是自己不过是杀了一个不好好煮饭给他吃的厨子,这天下人都在戳着他的脊梁骨。
他不懂也不明白。
他不是个聪明的人,不过他却越来越明白,如果别人都是蝼蚁,他也不过蝼蚁的王,说到底,也不过是一只弱小的蝼蚁罢了。
他想杀了赵盾,可是他连一个可用的人都没有。
屠岸贾倒是对他挺好,自己要什么他就给什么,虽然他知道屠岸贾做这些只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但是因为只有这么一个人愿意讨好他,所以他也十分乐意与屠岸贾亲近。
可是他内心并不十分相信屠岸贾会愿意为他去杀赵盾,平日里屠岸贾见了赵盾都恨不得五体投地地参拜,怎么会愿意冒险去杀他?
他让杀手去杀赵盾,可是等来等去也只等来杀手自尽的消息。
他很生气,决定亲自关门放狗咬死赵盾。
可是这次依然有无数的人护着赵盾,那些人用生命去守卫赵盾,而自己信任并且重用的侍卫却对自己倒戈相向。
姬夷皋呆呆地坐在高位,脚下是一片狼藉的尸首。他看着赵盾冷冷的带着讥讽的脸色,内心忽然生出一种绝望的恐惧。
“陛下,狗怎么能和人比呢?”赵盾冷笑着踢踢脚边斗犬的尸身,转身离去了。
姬夷皋惶恐不安地等着赵盾的反击,他很后悔,十分想向赵盾讨饶,其实从儿时起,他便一直生活在赵盾的威慑之下,对于赵盾一直是有反抗与畏惧之心并存的。
而今他终于做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却十分不畅快,只觉得自己死期将至,又不得不安慰自己,自己是名正言顺的王位继承人,赵盾不会这么杀掉自己的。
当赵家人带着一大队骑兵攻入王宫时,姬夷皋反而出乎意料地冷静,他的冷静中多少还带着点释然。
他没有像他的母亲一样跪地求饶,却最终明白了他的母亲:他们王室的人,也不过是他人砧板上的鱼肉,是这天下最可笑的蝼蚁罢了。
姬夷皋最终还是像历史上所有著名的昏君暴君一样死在了自己臣子的叛乱之下。他被赵穿一枪刺死在桃园里,但,晋国还在,只是没有人再记得还有一个他。
偶有史学家说到他,评价也不过是他不配做个皇帝。幸好他不知道后世的评论,因为他曾经那么努力想要别人喜欢他认可他,甚至于不惜去杀权倾天下的摄政王。
可到最后都没有成功。
他不知道的还有很多,他不知道后来屠岸贾,替他报仇灭了赵家满门,也不知道屠岸贾被赵氏遗孤报复杀害,最终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大奸臣。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