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曼昆律师事务所营销“三板斧”:律师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揭秘曼昆律师事务所营销“三板斧”:律师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01

最近,一个律师品牌营销的视频吸引了我的注意。

分享者是一位青年律师,同时也是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刘红林。

他的营销“三板斧”可能并不新鲜,即使我们曾经看过,或听过类似的做法,但总是容易遗忘。

然而,刘律师却是非常坚定的去执行。

他的营销“三板斧”就是——

文章,短视频、搞活动。

而且是非常的量化:

每周2篇文章、每天3条短视频、每周1场线下活动,每月一场100人左右的活动。

甚至被区块链行业戏称,他们搞活动,搞营销,甚至卷过行业里专门做会销的伙伴。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不断与区块链行业进行链接

02

写文章有用,但如何实现高频、高质量的稳定输出?

他的秘诀是,深度使用飞书进行项目管理。

从选题、初稿、修稿、推送、分发、转群,都是分配到不同的人。

团队律师,只需要专心做好文章写作就好,其他的交给新媒体的人去做。

03

那文章写什么内容呢?

主要是面对行业用户的写作。

并且有三个朴素的要求:

一是文章一定是写给客户看的。因为专业的东西吸引的是律师同行,而付律师费的是客户。

二是文章一定要讲人话。读完后,能看得懂。

三是文章不能太水。读完后有点用,有一点就好。

客户说,我经常看你们的文章,能看懂有点用,这就足够了。

04

另外,刘律师演讲中的两句PPT,也让人印象深刻,颇有道理,我也赶紧记下来:

文章传播深度,视频传播广度。

适度专业吸引客户,过度专业吸引同行。

05

于是,查了一下这家律师,是刘律师创办的一家精品律师事务所,专注于从事区块链法律服务,的确是非常细分的行业,也非常适合年经人创业的领域。

创始人刘律师也是位90后,从腾讯出来,从事过法律科技。

并且,这家律所,也在深圳创办了分所。

作为年青律师,敢想、敢做、敢拼,还很有方法和创意。

06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年轻律师都这么卷的环境下,谁还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躺平”?

比如,他们的营销“三板斧,当然可以借鉴。

每周2篇文章、每天3条短视频、每周1场线下活动如果说有些密集,也可以适当减减量,比如变成:

每周1篇文章、每天1条短视频、每月1场线下活动,这样的“三个一”也许有挑战,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如若明确目标,至于具体如何分工和优化,自然可以深入思考、商议、探讨。

居安尚且思危,何况并非高枕无忧,更应“居危思危”以求安。

image
image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