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晚自习中。同桌看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练字,说:“你干嘛呢?”“练字呢。”我回应道。“你傻了?最近运动会,不用交练字了!”我想这合乎情理的理由,看着前面的练字格,再望向同桌洋洋得意的神态,突然,一阵心痛刺穿了我的胸膛。
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文化的具体体现。从甲骨文金文到秦小篆隶书,从楷书到今天的手写体,我们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为了将此精髓发扬光大,国家教育部指出,要提升全民书写能力。而这要求落实到学生手里,自然而然就成了练字。每天练一张,不多。交给老师批改,改正笔画。看似轻松的任务,但坚持下去却很难。作为人世间的芸芸众生,不是每个人都有仲永的天赋去写一手好字,后天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在真的有信心,有耐力去养成这个习惯吗?
另一方面,作为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们定当按时按量的完成。那如果老师不布置呢?在学生们的眼中,“练字”等于作业,而大部分学生只完成作业,也就是只听老师的,没有自己独立的自由的学习意识,而这是很可怕的。记得某外国足球教练说过一句话:“这世上两类球员一文不值,一种是不听教练的,一种是只听教练的。”一语中的,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后者呢?
从小方面来说,这是学习意识和日常行为的问题。而往大了说,这其实是中国教育的弊端了。应试教育让全国几十万学生叫苦连天。当然,也有热爱学习的。但光凭枯燥乏味,就已经让将近一半的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每个青少年不得不学习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知识去应付应试教育,尽管有些知识在毕业以后毫无用处。在这股发奋努力的潮流中,你不得不拼命跟上其他人的脚步来获得赞许、鼓励等外界积极影响,但这往往是很难的。九年义务说是义务,但其实是不情愿地,把这群涉世不深,乳臭未干的孩子们推向社会,尽管老师们知道社会有多艰难。但他们每个人也都应该知道:人,中国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当练字成为应试教育,折射出了一个人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也反映出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的不屑。这是我从一件小事中所领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