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年423都能听到很多倡议读书的声音,刚过去的423也不例外。
今年围绕423公布了一系列数据,其中有一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中国成人每天被手机拿走的时间接近85分钟。
但每年中国成人只看了不到4本电子书,即便是纸质书,中国成人一年也读了不到5本而已。
我也不禁开始追问自己读了几本书。
我一直都觉得读书是人生中难得的光亮,然而在“速食”时代,人人浮躁,读书俨然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
为什么要读书?
记得杨绛先生曾说过,年轻的时候不读书是不足以了解人生的。
一本书可能倾注了一个人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的心血。
而我们只需要花几十块就能拥有,这或许是这世上最划算的买卖了。
你始终要相信多读书是有用的,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是会不一样的。
读书还得趁早。
学生时期都不抓紧时间读书,不抓紧时间培养读书的习惯。
等工作后,我们的执念快速消逝,那时再想拾起读书的习惯,基本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了。
手机可以快速获取那么多知识,为什么我们还要读书?
拆书平台横行的时代还需要我们自己费劲去花大把大把时间读书吗?
答案是肯定的。
那些东拼西凑而来的知识像是一堆散沙,是独立的、分散的。
只能堆砌到一定的高度而且相当脆弱,完全没有内核。
那些「拆书」总结出来的知识无可否认都是整本书的精华。
但那都是用来给读过整本的人提升用的,而不是给你偷懒用的。
容易得到的,同样也容易失去。
但凡是能给我们留下的些许痕迹的东西,我们都曾使劲用力抓住过。
如今压倒性泛滥的资讯,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让我们陷入了自以为理解这个世界的幻境中。
与其吸收零散碎片化的信息,不如多读书形成系统专业的知识体系。
那些别人精炼过再输出的东西只能作为参考,你还是需要自己去系统阅读,有了思考才能真的留下些什么。
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吧。
02。
很多人下意识把读书当成是获取资讯的方式,但这样是挺不划算的,因为读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增进理解力。
如果只是为了获取咨询而读书,那还不如去看新闻联播来的快。
千万别读成了一个书呆子「无知的阅读者」,读的太广,却读不通。
在读书的初期我们无可避免的犯一个通病:总想特别具体、细致、完整地读完某段话,并且试图记住。
总觉得要是记不住看过的「情节」就白看了,如此反复,导致自己永远停留在书的某一页。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要试图记住,而是试图留下印象。
理解和留下大致印象,是第一步,记忆是最后一步。
过去我出于完美主义,总想细读通读每本书,因为达不到完美的阅读预期,最终是一本书都看不完。
你不要期望于第一次就能记住领悟作者的想法,第一遍有大概的印象、轮廓即可。
专业类书籍更是如此,你要做的是多次翻阅熟悉,别寄希望于一次性过关。
不要太在乎数量,要注重质量。
要是我们读书只求快求多,暂时性的满足自己读书的快感的话,那是在读假书,这种自我欺骗是毫无意义的。
读书不需要读的多,读的多就好像是为了筛出那少数好的的几本,然后把好的书重复看,往深看。
把每本里面有价值的几句话记下来,做到理解、实践。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能都读过不少书,但仔细想来发现那些给自己带来影响的书实则少的可怜。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没做到有效的输入,在读书的过程中缺乏了我们自己的思考。
在读书的同时我们需要注入自己的思考,“尽信书不如无书”。
如果我们看书只是为了爽,而没有思考的话,那不管你读多少书都是没用的。
带着怀疑和思考的习惯去读书,才是真正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收。
如果不去思考,或者自己懵圈,或者人云亦云,那么就没法真正吸收,为己所用。
做到有效的输入的同时还需要试着最大化的输出。
我们应该把书中领悟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才是读书最大的意义。
平时看了的书千万不要一直憋在心里,你可以写写自己的感想或者多和身边的同学交流。
有一定量的输出,能帮助我们反思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
慢慢的你自己要有读书的意识和想法,不然别人怎么劝你读书都是没用的。
03。
世界读书日,让我想起了我真正读过的第一本书,书名叫《人性的弱点》。
可能因为这个题目很多人会觉得又是心灵鸡汤,吐槽别再贩卖焦虑了。
读完后你会发现它并不是什么鸡汤文学,而我更喜欢把它定义为工具书。
似乎作者在说:
“我就是打算很现实很技巧地告诉你如何获得人脉,如何让别人喜欢你,如何获得他人的认可。”
《人性的弱点》
作者:[美] 戴尔·卡内基
这本书可以说是影响我人生轨迹的一本书了,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如今的性格特征。
这本书都被我翻烂了,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深刻地影响了我今后做人做事的方法:
1、永远不要责备别人。
责备、批评和抱怨他人亦或是自己统统是没有用的,你要做的是想办法解决。
2、真诚地关心别人。
不要吝啬自己的鲜花和掌声,并且在关心和赞美对方的时候,一定要「真诚」。
3、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你在做出什么动作的时候,你就应该想到动作背后的结果。
4、记住别人的名字。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加深你在对方心里的第一印象,这招在结识新朋友的时候可以说是屡试不爽了。
5、交往以对方为中心。
换位思考、同理心这东西都被我们说烂了,但你用过几次?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纠结,我纠结于生活,纠结于朋友的相处,我极其看中他人的情绪。
接触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后,给了我许多的思考,我也慢慢开始变得积极乐观、平和轻松。
读书是一件极其享受的事,时间都抓在自己手里,不动声色,十分美好。
如今觉得最美妙的一件事莫过于捧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坐在图书馆待上一整天。
在我喜欢的书里有一些印象深刻的句子,忍不住想送给你: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
冗长的黑暗中,你是我唯一的光。
——《白夜行》
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
——《月亮与六便士》
哪里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挪威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