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一定是咨询师高高在上而来访者唯命是从么?那可不一定,不信你看看欧文·亚隆的《当尼采哭泣》,当来访者是一位拥有伟大思想的哲学家时,这故事恐怕会变的不一般了。
杂糅了历史上各种真实人物和事件,结合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专业知识,本书将存在主义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犹太著名大医师约瑟夫·布雷尔和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鼻祖弗洛伊德,一起安排在1882年有着寒冷冬天的维也纳。在那里,一场场扣人心弦的对话得以展开,一次次智慧的碰撞火花四溅。
在书中,尼采生活在完全的孤独之中,情绪黑暗,有严重偏头痛,爱而不得痛苦激愤;布雷尔声誉俱佳生活优渥,但沉浮于莫名的恐慌和欲望,想要舍弃家庭奔向自由;弗洛伊德尚在医学院学习,视布雷尔为师长,他的精神分析还在酝酿之中。
该书讲的也许是谈话治疗,也许是精神分析的催眠技术,也许是中年危机、操纵索求以及偏头痛和强迫性思维。又或者是为了告诉你“我知道了生活愉快的关键, 在于先去选择必要的东西,然后去热爱所选择的东西。”还可能是“有些人无法解开他们自身的枷锁,然而却可以救赎他们的朋友。”
无论是什么,当你专注于书中的文字沉浸在人物的对话之中,你会被打动,会解惑于那些关于生命的议题,会想到人生四大终极关怀,会看到一些自己身上的影子,会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