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弗·西斯贝格《帝国的毁灭》 电影带来的世界77
《帝国的毁灭》(德语:Der Untergang,直译为“沉没,灭亡”)是德国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执导的电影,又名:《希特拉的最后十二夜(港)/帝国毁灭(台)/帝国陷落/帝国末日》(The Downfall:Hitler and the End of the Third Reich/Downfall),2004年9月8日在德国上映。
电影描述了柏林被苏联红军攻陷之前12天的各种事件,以及希特勒身边的一些重要人物。这部德国人拍摄的二战影片,没有为的德国人洗白,而是从另一个角度,通过画面和数字描述了这场可怕的战争。
一、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
奥利弗·西斯贝格(Oliver Hirschbiegel)1957年12月29日出生于德国汉堡,是一名导演、演员。
在2005年第77届奥斯卡各奖项的所有提名电影中,最具争议的非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执导的《帝国的毁灭》莫属。
《帝国的毁灭》是第一部将阿道夫·希特勒从背景人物转为主人公的电影,编剧材料来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的私人女秘书特劳德·荣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主要讲述希特勒最后12天的生活。当影片在德国上映时曾引起轰动,在德国的票房收入超过了30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亿多元)。
《帝国的毁灭》受到很多评论家的批评,认为导演将希特勒描绘得太过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但同时也有不少影视专家认可这部以人文主义手法拍摄的电影,影片中的希特勒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战争狂人”,只是偶尔表现出一点人之常情。
二、电影故事
电影一开头的一个老太太就是荣格,是希特勒雇佣的秘书。这一段回忆来自于2001年的一段采访。
她说,当时她是一个22岁的年轻人,一个善良的女生,待人和蔼,会为他人着想。按照她的回忆,那时的她对纳粹、种族主义等并不了解,身边的亲友曾经劝阻她,不要去做希特勒的秘书,但她还是坚持要去。在战争结束后多年,回想起当年的经历,她觉得因为太年轻,但年轻并不能作为借口。
荣格说希特勒是“战争狂人”,这一点在影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但影片中还表现出希特勒的另一面。希特勒对于军事将领们的劝说基本上听不进去,只相信自己认为对的决策。但他也有温和的一面,比如坚持在地堡里与爱娃举行了婚礼;在自杀前向身边的高级将领和秘书们道别等。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很爱护动物。可是,不杀小动物,但杀人不眨眼……,多么扭曲的心态。个人感觉,希特勒有精神疾病,至少是心理障碍,特别是二战的后期。可是,奇怪的是,他有那么多追随者和同流合污者。
电影中,有军事将领提出,柏林的百姓尤其是妇女儿童,应该尽快撤离。有官员提出,摧毁城市的决策很有问题,人民会无法生活下去,但此时的希特勒根本不理会这些。
当希特勒得知东线的部队没有执行自己的进攻命令时,大发雷霆。希特勒看到一份电报,电报中说希姆莱在德国吕贝克市向盟军投降,立即发火。
由于苏联红军已经攻占柏林近郊,距离市中心非常近,柏林已经乱作一团。影片中的另一个角色——申克博士,是一名军医,他目睹了柏林变成废墟的全过程。他不顾上级的撤离命令,坚持要留在柏林,帮助救治伤病员,由于他的军人身份,他后来被苏联逮捕。
奥托·君舍是希特勒的副官,对希特勒非常忠诚。这个身材高大的年轻军官,在听到希特勒准备自杀的想法后,感到非常难过,但还是执行了希特勒的命令。
希特勒说自己无论生死都绝不要落入苏联手中,因此君舍向军队其他部门要来250升汽油,以焚烧希特勒尸体。
爱娃是希特勒的情人,在柏林即将被苏联红军攻陷时,在地堡里与希特勒正式结婚。爱娃深爱着希特勒,明知进入地堡的话,就不用活着出去了,但还是义无反顾地留在地堡里,最后与希特勒一同自杀。自杀前,爱娃在地堡里举办了酒会,大家一起载歌载舞。
戈培尔夫人是一个气质高雅的女士,也是纳粹主义的坚定追随者。当看到败局已定时,她带着几个孩子进入地堡,毒死了他们。她认为,没有了纳粹,没有了第三帝国,没有了元首治下的国家社会主义体制,孩子们就没有未来,活着也没意义。
影片的最后对主要人物的结局进行了介绍,不少人被盟军逮捕,有高级将领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处死刑。
而本片的主角荣格,在二战后只是被定性为“年轻的追随者”而不是“战犯”,因此免于牢狱之灾。战后荣格当过编辑,直至2002年仍住在慕尼黑。荣格与希特勒的妻子爱娃都出生于慕尼黑,因此希特勒和爱娃在跟荣格道别时,爱娃还专门对荣格说,“记得去我们的巴伐利亚家乡看看”。
影片的尾声,再次出现荣格本人的镜头。荣格提到,自己一直认为没做错什么,因为当时很年轻,什么都不懂。当她看到纽伦堡审判时提到的一些事件,例如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她有很大触动。但直到后来她才意识到,年轻并不能理所当然的作为自己为纳粹效力的借口。
其实,严格说,她的名字不是荣格,荣格是她随夫的名字,她的丈夫叫汉斯·赫尔曼·荣格(Hans Hermann Junge),称她为荣格夫人才对。
三、荣格夫人
荣格夫人原名格特劳德·汉普斯(Gertraud Humps),嫁给汉斯·赫尔曼·荣格后改为特劳德·荣格(Traudl Junge,也称荣格夫人)。她1920年3月16日出生于慕尼黑,家人昵称她为特劳德。
她的父亲是一名酿酒师,和所有怀揣梦想的少女一样,少年特劳德希望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20岁时她报考舞蹈学校,但未被录取,然后她开始接受文秘培训,成为一个熟练的打字员,正是因为她掌握的这项技能,让她的人生被写进了历史。1942年,她开始担任希特勒的秘书,为其做口述打字,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在希特勒的最后一刻,荣格夫人奉命记下了他的遗嘱和最后遗言。她于2002年2月10日逝世。
在希特勒身边工作的日子里,特劳德与元首的警卫汉斯·赫尔曼·荣格产生了感情。在希特勒的鼓励下,1943年6月,特劳德与荣格结婚,婚礼非常热闹,希特勒身边的勤务人员几乎都出席了他们的婚礼,婚后她的名字就改称为荣格夫人。但她幸福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荣格后来被派往武装党卫队驻守法国,1944年8月在法国的战斗中阵亡,年轻的荣格夫人成了寡妇。
战争结束后,她不得不和一个苏军士兵同居了几年。从1950年开始的长达50多年时间里,荣格夫人独自住在慕尼黑一处只有一个卧室的公寓里。
希特勒有好几个秘书,最能干的是施罗德小姐,而特劳德一直都是打杂役的,特劳德那个时候年纪尚小,不谙世事,希特勒把她看做自己小孩一样照顾。据特劳德回忆,刚来到帝国总理府时,希特勒还特意问特劳德是否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显得很亲切。在特劳德和汉斯订婚当天,用餐时,希特勒甚至用坏笑的表情来暗示对他们订婚的知情(因为特劳德不久前还说自己对男人不感兴趣)。在特劳德结婚直至丧偶之后,希特勒一直对她倍加照顾,这或许与希特勒本身没有子女有关。特劳德在战后知道希特勒对犹太人所犯下的迫害和屠杀后感到后悔,在为希特勒工作期间她对战争本身和世界局势并不了解。
2001年4月,81岁的她接受了傅劳·荣格的采访,这次采访之后被制成影片《帝国的毁灭》。
这部影片的全部内容就是采访,荣格夫人一个人在讲述。那是个人经历的故事,也是一部个人见证的历史。老人在开口之前,显得欲言又止,突然,像是终于下了决心。
“这一切,”她开口说,“只可能发生在专制制度建立得如此完善的时候,它掌控编织整个社会的每一根纤维。”
“德国组织得如此之好。”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和思索。画面外传来记者的提问:“人的意识也是这样吗?”老人没有马上回答。她拿起一支烟,举到半空,却又茫然地放下。她垂下眼睛,不看镜头,开始回答。“那是被希特勒极大伤害了的一个领域。他确实试图操纵德国人的思想。他使得他们相信,他们有一个事业要去完成,他们必须灭绝犹太人,因为犹太人是我们一切问题的根源。这是希特勒自己很早就在推动的个人理想。人们必须为此作出牺牲。”
荣格夫人的童年在一个特殊环境中度过。她生长在单亲家庭,“我从没有一个完整家庭里的感觉和安全感。当然,妈妈为我们做了一切。”可是,荣格夫人仍然清晰记得童年的心理印记,“我自己喜欢和这样一些孩子在一起,他们会说‘我父亲怎么说’或者是‘我父亲认为’。我总是想,有个父亲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粗暴的外公是个纯粹的军人,不关心政治。这使得荣格夫人一直觉得,对她来说,这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我的家庭对政治完全不感兴趣。他(外公)不关心政治,从不谈这些话题。我们按照一些原则带大:服从,牺牲,压抑自己。这都被看作是美德。”
能养活自己之后,特劳德试图挣脱命运。“我一直想读舞蹈学校。1941年,进舞蹈学校要参加入学考试,我考得很好,我觉得可以永远逃避办公室了。可我工作的出版公司却不准我离开。在1941年,只有在雇主同意后,你才可能离开工作。我是那么失望,因此央求我妹妹帮我忙,她当时已经在柏林以跳舞谋生。”
就在特劳德绝望时,她妹妹出了个主意,“让我问问阿尔伯特·保曼,看他能不能把你调到柏林去工作。”保曼是妹妹最要好朋友的姐夫,很有权势。特劳德说,“好啊。”当然,她“一点不知道这会是什么结果”。
一个人生转折就这样在特劳德面前出现。她接到通知,她的新工作,是柏林的元首办公室。
这是她自己写的回忆录的摘录:
那个天真的小姑娘
或许我不能原谅她
因为她没有及时看清那个魔鬼的本质
因为当时她不知道自己加入了什么
特别是我不假思索的就同意了
因为我不是疯狂的纳粹分子
在柏林,我本可以这么说:
不,我不要去做,我不想去元首的总部。
但我并未那么做,当时我太好奇了
那时候我也没有意识到
命运把我带到了一个我完全不想去的地方
但是,我仍然很难原谅自己。
──特劳德·荣格
1945年5月1日,荣格夫人跟随党卫队区队长威廉蒙克的小组从地堡里突围,他们这一组里有希特勒的另一位女秘书格尔达·克里斯蒂安、元首专机驾驶员汉斯·鲍尔、帝国保安处处长拉滕胡贝尔等人,后来荣格夫人与其他几个人离开队伍,逃出了柏林,辗转来到易北河边。但是,她根本无法通过苏军的防线,不得已,只好又艰难的在6月份回到柏林,打算找机会逃到德国的西部去,在柏林她化名格尔达·阿尔特,呆了一个星期就被苏军识破了身份逮捕入狱。
苏联情报部门对她进行了审讯,主要是针对希特勒自杀的详细情况,在监狱里,她从苏联看守嘴里了解到德军在侵略苏联时的所作所为,这些以前她完全不知道的战争罪行对荣格夫人的触动很大。她也意识到,苏军占领柏林后的一些行为,完全就是对此前德军在苏联的行为的报复。
1945年12月,荣格夫人被释放,但被限制在柏林不得离开,1946年初她患白喉病进入英占区一家医院治疗,在她住院期间,她的母亲为她办理了能够进入盟军占领区的文件,1946年2月2日,荣格夫人用这些文件来到了巴伐利亚,然后又被美军拘留,美军在调查了关于希特勒的详细情况后,很快就释放了她,后来她一直留在英美占领区生活。
战后的荣格夫人生活在西德,她长期担任《快报》杂志社秘书、记者等工作,当纽伦堡法庭开始审判纳粹战犯时,荣格夫人还并不觉得那些战犯与自己有什么联系,他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个人罪行,甚至她都不知道集中营里的罪恶。直到某一天,她路过弗朗兹·约瑟夫大街的索菲·肖尔(见[注释])纪念碑,那座碑是纪念一个反对希特勒的年轻女孩,“我相信她和我同样年龄,就在我开始为希特勒工作的那一年,她因为反对希特勒被处以死刑。就在那一刻,我真的相信,在那个年代,找出真相,也许是可能的,年轻不是借口。”
从那以后,荣格夫人开始出现在公众面前,她接受了许多媒体及电影制作人的采访,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英国泰晤士电视台的纪录片《战争中的世界》和德国电视台的《复仇者》,反响最大的是2001年她接受采访的纪录片《盲点:希特勒的秘书》,2004年拍摄的故事片《帝国的毁灭》,在片头和片尾都加入了荣格夫人的采访记录。荣格夫人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活得越久,年纪越大,越感到自己严重的负罪感。”
2002年2月10日,荣格夫人因患癌症在慕尼黑的医院去世,终年81岁。据报道,她在临死前不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我终于可以放下我的故事了,我可以宽恕我自己了。”
四、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那——荣格夫人饰演者
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那,原名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普拉塔雷亚努(Alexandra Maria Platareanu) ,1978年11月12日出生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裔德国演员 。
2002年,参与拍摄电影《光脱不恋》。2004年,参与拍摄电影《帝国的毁灭》,扮演希特勒的秘书荣格夫人。2005年至2006年,出演了《寻找爱情的下落》和《双重身份》。2008年,与凯特·温斯莱特合作名著改编电影《朗读者》。2009年,主演电影《麻醉谋杀案》。2010年,参与拍摄电影《终点之城》、《远乡》。2011年,主演电影《微观世界》。2012年,主演电影《夜间噪声》,饰演Livia。2013年,主演电影《极速风流》,饰演Marlene Knaus。
[注释]索菲·肖尔
索菲·肖尔(Sophie Scholl,1921-1943年)是纳粹时期的大学生,德国历史上的一个抵抗运动——白玫瑰运动的代表。白玫瑰运动组织是纳粹德国的一个非暴力的、知识分子的抵抗实体,它致力于反对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政权的镇压和实施的严厉歧视性法令、政策。他们的活动于1942年6月27日在慕尼黑开始,并于1943年2月18日,核心小组成员被逮捕而结束。
1943年2月2月18日,索菲·肖尔,其兄弟汉斯·肖尔(1918-1943年)和亚历山大·史莫尔(1917-1943年)在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散发反纳粹文学的传单时被捕,4天后,即1943年2月22日,被纳粹处死,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索菲不光是反纳粹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她是德国人反纳粹的代表,在德国格外受人尊敬。
德国财政部曾经在2021年发行银纪念币,以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著名的抵抗组织者和抗议者索菲·肖尔的诞辰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