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是专业成长生涯中值得纪念的一年。
10月14日,我参与了辽宁援疆大讲堂活动,与专家同课异构执教《散步》。虽已过去近2个月,但磨课过程,仍历历在目。一周的试讲时间内,既要完成自己八年级2个班的教学任务,还要进行七年级教学篇目《散步》的试讲,对我来说着实是一大挑战。其中,有3节课试讲及评课时间正好与我本班的课相冲突,好在校领导善解人意,同意其它老师帮助完成教学任务。组内金华姐姐、白九匀美眉雪中送炭,主动帮我上课,才使我安心试讲、磨课。七年级杨慧、戴红霞等几位姐妹既主动调整课给我试讲的机会,又在听课后给我提出了许多中肯而又具体的修改意见,尤其是朱永君老师和张卫红老师一直不厌其烦陪伴着我磨课,积极给我出谋划策,使我茅塞顿开获益匪浅。美羊羊杨丽娟、气质美女白九匀、电脑高手杨孟杰三个小年轻则热心提供技术支持,给我发送了不少讲课素材,帮我制作课件,还一遍遍耐心地听我试讲,与我切磋交流,使我的课堂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或许是功到自然成,或许是没背太重的思想包袱,在场地上反倒挺放得开,讲课效果竟比之前任何一次试讲时都好。
时间转瞬即逝,11月悄然而至,塔城地区教育学会破天荒地组织了3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教学大赛。曾几何时,35岁对于语文人来说就是个坎,到了这个年龄也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县级及以上比赛课的机会!曾以为自己或许与县级以上比赛课失之交臂了,没想到机会来的这么突然,真是让人又惊又喜。
11月6日下午下班前,拿到讲课题目《中国石拱桥》,我深知比起《猫》《皇帝的新装》等故事性趣味性兼备、学生又感兴趣的文章,枯燥的说明文实在不占任何优势,况且这在平时是需要在系统讲述了说明文相关文体知识后,用2课时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精讲篇目,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本次组里3位老师同时参赛,周二大家又要全天候听课,比赛迫在眉睫,因此大家无法像以前一样集中精力,精心打造某一堂课,只能在粗略的分配后,分头行动。经过周末两天紧锣密鼓的准备,周一试讲过程中,组内没课的老师都前来听课,指出课堂上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张卫红和冯鲜老师更是全程陪同,细扣每个细节。 转眼间就迎来了比赛的日子,本次一等奖的获得,给我带来了参加地区级录像课的难能可贵的机遇。现场课虽然获得了一等奖,但是我深知自己的课堂还有太多的不足,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我又开始了艰难的磨课。
刚开始我考虑重新选一课,从头再来。杨健梅老师知道后,对我之前的一些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建议我不要换课文。通过微信,她还给我转发了自己精选过的几位名师的《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等,让我看看别人的设计目标、角度、方法等 ,结合自己的设计再进行整合。
看了以后,我修订的初稿是“毛主席诗词导入——知识抢答——读准字音——词语连线——读全文识桥梁——理清文章结构——分析说明方法——品味语言特色——布置作业”,并把课件发送给杨老师,周末在家忙着照顾老人的杨老师不辞辛苦,仔细看了我的设计后,开诚布公地提出——感觉说明文各方面的知识都讲了,重难点是什么?这篇文章重点学习什么?建议我多看看课本上的单元说明、课后习题和教师用书上的单元说明、本课解读,好好考虑设计环节背后的理论支持是什么。
按照杨老师的建议,我又反反复复读课文看教师用书,连续两周每天上下班路上听的都是《中国石拱桥》的课文录音,自己都记不清听读了多少遍。之后又将教学设计调整为“毛主席诗词导入——今日初学始知桥——双龙卧波辨异同——层次清晰有条理——对比阅读细思量——小试牛刀显身手——各领风骚数百年 ”,然后把教学设计、课件及说课稿分别给杨老师及我们工作室主持人李霞老师发过去,恳请她们多提宝贵意见。
杨老师觉得这次设计板块清晰,环环相扣,总体来说不错,就是教学目标太笼统了,还非常具体地手把手给我指导依据我的设计三维目标分别应该怎么设计,让我受益匪浅。她还客观中肯地指出我的说课稿太简单了,说课要求是15分钟,就得说15分钟左右。之前我以为15分钟以内,不要超时即可,看了看自己只准备了七八分钟的稿件,我知道自己还得好好充实说课稿。
我们工作室主持人李霞老师带初三2个毕业班的语文,知道她们特忙,我都有些不好意思打扰她,但还是忍不住想征求一下她的意见。她指出我的教学设计里有些环节有答案的预设,有些没有,最好能保持一致,还给我发了习大大对于港珠澳大桥的不少经典评价,以便使我的结语更高屋建瓴熠熠生辉……
按照两位老师的意见,我再次修订完善了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在接下来的试讲环节具体实施起来,才发现设计的内容太多,每个环节都很赶,最后和两位老师又商量了下,一致建议我把“对比阅读细思量”环节去掉,这样再次试讲,发现稳扎稳打课堂节奏更趋合理了。
或许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好事多磨!录课一波三折,最终在校领导的协调与关怀下,终于尘埃落定。
最终的录像课上,我用毛主席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导入后,在“今日初学始知桥”这个环节,让学生速读课文,完成课后题一表格填写,然后用“现在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 )桥,它( )”的句式完成一座桥的解说词,孩子们体验了一次当小小解说员的快乐。
“双龙卧波辨异同”这个环节,在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的时候,经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小组代表陈籽彤、李欣燃、陶文杰、茅名萱、张沁怡、李宇姝等同学轻轻松松地找出了文中所使用的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进而领悟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才更有利于体现事物特征这种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七嘴八舌很快归纳出了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紧接着,顺理成章理出本文脉络、说明顺序,结构,完成了“层次清晰有条理”这一环节,然后我不失时机地询问孩子们本节课的收获,孩子们打开了话匣子畅所欲言。光说不练假把式,学以致用最重要,因此紧接着,我让学生通过“小试牛刀显身手”这个环节,就熟悉的文具完成一篇说明文的微写作。当堂写作,当堂展示,点评(师评、生评、自评相结合),班里田千蕊、张楚涵、孙康康、陈皓天等孩子写得非常成功,陶文杰、柳智宸等同学也点评得头头是道,孩子们对他们精彩的发言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我就本课内容做以简单小结后,给孩子们播放了《港珠澳大桥》的视频,看完视频的孩子们心潮澎湃,我随机点了雷浩然、陈家乐两位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的孩子谈观影感受,他俩无一不为自己强大的祖国骄傲,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自豪,我对他俩的感受做以简短的总结,至此“各领风骚数百年 ”的结课圆满完成。
回忆起本次参赛始末,我不禁要感叹“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为了更出色地完成录课任务,每天完成自己两个班教学任务及教研组相关事宜后,我都会见缝插针地制作并修改教学设计,说课稿,上课、说课课件,每天只要一醒来,我就不由自主地一遍遍思考《中国石拱桥》的点点滴滴,连续半个月之久,辗转反侧,每天只能休息5个小时左右!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炼,我发现自己解读文本、驾驭课堂等方方面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比赛磨课虽苦,但成长的滋味很甜!
如今地区级录像课比赛结果尚未揭晓,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了最坏的打算,也就了无遗憾了!教学,我们一直在路上!前进!前进!!
在此衷心感谢在教学征途上,给予我无私帮助、支持与鼓励的友友们,你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有你们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