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的动画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内容实在太丰富,关于关系、关于生死、关于价值、关于人性……感觉电影里有很多奇妙的隐喻,值得细细的去品味。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我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自我和解之旅,也是一趟爱之旅,更是人生选择之旅。
电影中的少年叫“真人”,真人的妈妈因为战争导致大楼失火而丧生,电影就是从这里开始。
真人听说妈妈工作的大楼失火,他来不及换衣服和拖鞋,便要冲出去救妈妈,那个拼命奔跑的瞬间,一下子便打动了我,让我的眼角湿润。
但妈妈还是离开了。失去了妈妈的真人变得低落和抑郁。后来爸爸与真人的小姨又重新组建了家庭,搬到了妈妈小时候住的老宅子居住。
大部头的剧情就从这里展开,故事起因于一只苍鹭。日夜思念妈妈的真人总是梦见失火的场面,以及自己奔跑却不能救出妈妈的绝望画面…
这样的真人并不能真正融入新的家庭以及新的学校,因为他一直活在那份失去妈妈的绝望与痛苦中,尽管新的妈妈对他的生活起居倍加关心,但他却并不喜欢他的新妈妈。
他对新妈妈的冷淡就像是一个诅咒,使他无法拥有她,于是新妈妈的丢失便隐喻着新妈妈也将进入那个灵异的世界。
真人在学校中与同学们也是冲突的,在一次被同学欺负之后,他用石头砸伤了自己的头,当父亲看到鲜血直流的真人时,便气愤的去找学校来理论那些欺负人的孩子。
真人与家庭、与学校、与外在世界的冲突均来自于自己内心的那份冲突,即希望可以救出妈妈,但真实却是自己的无能与无力。
这份冲突所带来的内心挣扎,是无力无助无能,表现出来的是一份愤怒。所以当苍鹭几次光顾他的窗户,并把屁股对准窗内拉屎的时候,更激起了真人对苍鹭的那份恨意。
他自制弓箭,并用苍鹭的羽毛来制服苍鹭,根儿都来自于他内心深处的那份无能感、自责感与愧疚感。可见当把自己放到受害者的位置上时,很容易对那些比自己弱小的生命挑起战斗的欲望。
此时的真人完全处于一种被妈妈离开的痛苦包围之中,一次意外他发现了妈妈曾经留给他的一本书,书名就叫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真人进入灵异世界,也是因为这个苍鹭最懂他的心,当苍鹭摇身一变可以说话时,它告诉真人他的妈妈并没有死,它可以带他去见到他的妈妈。
在这趟去见妈妈的灵异世界冒险中,他亲眼目睹了无数的亡灵在等待着被喂养的悲惨经历,也感受到了雾子阿姨在灵异的世界里是如何日夜辛苦地护佑那些生命,而这些亡灵皆是因战争而亡。
更重要的是他真的见到了自己妈妈的化身——火美神灵,她可以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以其神力,去护估那些叫哇啦哇啦的新生。
在与火美的交集中,火美为他准备了香软可口的面包,让他再次体会了曾与妈妈在一起的那些温暖瞬间。
这趟冒险旅程中,火美冒着自己的生命几次救真人回到现实世界,并告诉真人说:她是火神,她不怕火!她还告诉真人,她有她自己走出灵异世界的出口,走出到现实世界里她是他的妈妈。
真人之所以又返回到灵异冒险之旅中,是因为他知道丢失的夏子(新妈妈)也在灵异世界中,所以他要与火美一起救出夏子,当他走进夏子时,他非但不能救出她,反倒受到了无数纸条的攻击。
这里的隐喻应该是,你给别人的诅咒最终都将返回到自己的身上。新妈妈本来对她很好的,但他却因为自己不能释怀,而将恨意归到了夏子的身上。
另外,真人与苍鹭最初是战斗状态,但因为在灵异冒险旅途中,苍鹭与他结伴而行,慢慢的相互支持,而成为了患难之交的好朋友。
所有的这些经历都使真人那带着怨恨、自责和绝望的心,慢慢地被软化、被温暖、被触动。
与妈妈连接。感受到妈妈并没有消失,感受到妈妈为新生在奋斗的力量,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生命的祝福,这些都让真人不再自责与惧怕,仿佛从妈妈那里懂得了生命的来之不易,因而更当珍惜,也懂了生而为人之于亲人、之于他者之重要性。
原谅自己的无能为力。妈妈有妈妈的命运和使命,无论生与死,都不会更改。一句:“我是火神,我不怕火!”足以让真人松绑。
没有救活妈妈的真人作为她的儿子,是她的最爱,妈妈仿佛是在用行动在告诉真人,要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的选择。
与苍鹭的关系。之所以与苍鹭为敌,源自于自内心的那份烦乱与冲突。但当他们一起经历鹦鹉食人的灵异世界时,越发知道苍鹭作为一个生命也在与自己共患难,这样相互支持的陪伴体验,足以让真人的内心感受到一份信任。
对自己的接纳。经历了灵异世界中老舅公缔造的乌托邦世界后,让他看见即便是乌托邦的世界也有权力的斗争,也要面对生死和无能为力的局面。
当老舅公亲手搭建的13块没有被污染的积木就要倒塌之时,他勇敢地拒绝了做老舅公的接班人,因为他意识到这个世界并非是非黑即白,就连他自己也不是一个绝绝纯粹没有被污染过的人。
既然自己能干出用石头砸破自己的头这样的事情,就会对这个世界一些无厘头的行为有了更多的宽容度。
只有原谅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宽恕了自己有时也不那么纯粹,对自己有了这份善意,才是与自己真正的和解。
与自己和解,便与这个世界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