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母亲在某大医院手术住院,尽管多次要求尽量使用医保项目,但自费内容仍占大半。朋友提出异议。医生说,这是治病需要,“病重要还是钱重要”?一句话给顶回来。缴费时,本应在住院部缴费即可,但大多自费项目需到门诊缴费,拿到的仅是手写的用药清单,虽然也盖了公章,但药物名称用代码替换,机打发票“项目”栏,全部笼统写着“材料费”……
难道是猫腻?首先,明明有医保,为啥尽开自费药。如果救命的药医保都没有,那我还保个啥?其次,自费就自费,偏偏那么贵。比如,一包止血纱布439元,一个塑料高负压瓶880元,一根缝合用的“乌针”3900元,朋友从网上渠道查价格,不少材料即便最贵的品牌,也比医院便宜5至10倍。最后,医院缴费环节系列“规避”动作,究竟是在躲啥?朋友心里不是滋味儿,于是特别较真。收费的护士解释说,药价可以到物价局查,至于交费的流程,医院就是这么定的……朋友心里虽然不满,但也得作罢。难道真去物价局去查,到院务部问?料想医院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经济利益的驱使。比如,相比医保药,自费药可能回扣高;住院费用是药监重点,门诊开支可能容易过关。想到母亲病情好转,医务人员也很尽心,也就不想深究,但此次经历却引人深思。
1.医患矛盾的症结在哪里?
一般认为,疗效和花费是医患两大主要矛盾,特别是遇到“人财两空”的情况,容易引发过激行为。其实,对于手术有风险,医疗资源稀缺价格高,多数人都能理解,但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医闹呢?这里面有个“互信”的问题。以前电视剧里经常有这样的镜头,正在手术的提示灯灭了,医生疲惫的走出手术室,脸色沉重地对家属摇摇头,女同志顿时晕倒在地,男同志悲痛而又感激地和医生握手,没有人怀疑医生操作失误,更没有医闹……而现在,家属可能首先怀疑是不是医疗事故。彼此的互信就到了这种程度。
这个信任危机是如何造成的?很大程度讲,就是信息上的不透明,让患者就医中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医院要盈利、医生要增收,把宝都压在拿药品、材料的回扣上,医术反而不那么重要了,这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比如,朋友母亲做手术,手术费还不及材料费1/10。医生做手术不但累,还担很大风险,手术费确实太少,便拿材料费来补。这样一来,即便朋友觉得应该花这么多钱,但总有一种被骗的感觉,自然对白衣天使的信任下降了。有的患者家庭,时间一长久就会形成积怨,成了埋在心中的炸雷。
所以,医患矛盾,除了双方在疗效和费用上的预期差异,价格错位是一个重要诱因。试想,把医生的人工付出作为费用大头,把药价定好、管好、公布好,患者把钱花在明处,心气顺了或许就理性得多。
2.能用“市场”手段玩出“计划”效果?
市场有一只无形之手,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方面,大医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秀医生首选大医院,不全是为图名气和环境,因为医学常需要各专业会诊协作,需要精密高端的医疗设备,需要大量病例经验积累,这些都是小医院没有的。优质资源不断向大医院汇集,造成分布严重不均,衍生出看病难、看病贵等系列问题。这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结果。然而,社会医疗具有公益属性,任由市场配置有违人道,必须进行宏观调控。
如何调控?必须在政策和技术层面予以支持,重点解决好,医疗风险、医药器材、诊疗合作等条件制约。目前,有的国家已经运用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起自由执业的医生集团,通过医生专业价值市场化定价和专业价值合理变现,为患者提供优质合理、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比如,深度运用互联网络进行病例数据共享,实施跨专业会诊,提供医疗器械服务,同时运用商业保险均摊医疗从业风险,激发医疗资源活力,努力营造类似大医院的工资待遇、职业声誉、协作环境和成长条件,在消除医生资源后顾之忧中实现合理配置。
3.医疗机构未来如何发展?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深入应用,为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提供可行方案。试想,如果应用医学成像、大数据等技术,把一个顶级医生的看病本事,装到一台笔记本电脑上,实现高效准确的临床诊疗,必然对现有医疗模式产生颠覆式变革。事实上,人类距此已经不远。美国IBM公司,就研发出了一个取名“沃森”的医疗机器人,它在迅速阅读2000万份医学论文后,仅用10分钟就诊断出一例罕见的白血病。在其他实验中,“沃森”的确诊率也远高于人类医生。去年,“沃森”已为20多家中国医院提供肿瘤诊疗服务。
在我们有生之年,可能看到这样一种医疗景象:首先,人们通过家用电脑甚至手机,轻松确诊诸多病情,人工智能为你提供权威药方和药品渠道;如果觉得不保险,还可以上网选择个性化、一对一的私人医疗服务。其次,医院不再那么拥挤,医生借助人工智能,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重症诊疗和手术,他们的声望更多来源于大数据的评价,药品器材定价更加权威且公开透明。再次,商业保险成为社会医保的重要补充,医疗资源更加均衡地向下分配。最后,更多医学投入用于器官克隆、纳米技术和病理研究,医学不断向着微观世界进发。那时,也许就能轻松跨越今天医改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