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浅显的写了点关于《说来听听 儿童、阅读与讨论》这本书的感悟,今天来说说《书语者》这本书。
看着主标题我有点蒙,再看副标题“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我明白了一些,读完全部内容后,我恍然大悟,“书语者”意味着以书作为媒介和语言相互交流的一群人。作者是美国的唐纳琳·米勒,没有诸多高不可攀的头衔,也没有令人高瞻敬仰的荣誉,她就是一位热爱阅读的小学高年级社会课和语文课的老师。而只因为她热爱阅读,理解并践行着什么才是真正的热爱,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帮助学生们做真正的读者。
整本书读下来,相比《说来听听》的语言模式,《书语者》让我理解起来更加舒服。《说来听听》打开了我的阅读思维,而《书语者》是锦上添花。
米勒老师(作者)总是会站在真正读者的角度,去分析如何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很多不爱阅读的孩子,是因为学校或者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读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书,并没有让孩子有自主选书的权利,而真正的阅读是从自主选书开始的。不得不说米勒老师的方法总是那么自然巧妙,她的办法可以让从来不读书的学生,一年至少读20多本,甚至40多本。
她将读者分为:发展型读者(有一定阅读障碍或经验不足,没有达到所在年级应有的阅读水平)、休眠型读者(可以阅读,但目的只为了应付考试,测试成绩较好,但不认为阅读是一件值得课后去做的事)、地下型读者(富有天分的学生,但学校规定的阅读和他们喜欢的阅读完全是两码事)。摒弃了传统分法:挣扎型读者与被动型读者。经过对比会发现很不同,前者充满希望,而后者负面消极。可想而知,如果我是不爱读书的人,被贴上挣扎读者的标签,我几乎没有动力和信心去看一本书,而如果有人告诉我,我是一名发展型读者,那我内心会充满了阳光。
提高孩子阅读水平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真正的去读一本书,一本接一本的读。其他所谓的各种研究项目、测评工具、人力物力的投入,都不如让孩子开始读书更加有效。米勒老师开启了在学校课堂上提供学生们大量时间去阅读的教学模式,他建立了班级读书馆,根据每个孩子阅读水平、兴趣爱好,不断推荐适合孩子的书去读。他发明了“在学校偷时间读书法”,解决了孩子的各种纪律问题,比如课堂上有来访者打扰时,通常学生们在教室就会炸开了锅去说话。或者学校活动排队时,更是学生们闲聊的好机会。米勒老师教会学生们偷出这些时间来进行阅读,这样学生们相互影响都在看书,没有人闲聊说话。
米勒老师的很多方法看似区别于整体的教学设计,但始终没有脱离读者的真正意义。学生们的阅读测试几乎都是高分通过,包括曾经不爱读书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她带领学生们走向了真正热爱读书的读者道路。这正是她的目标,也是阅读的真谛。因为热爱所以去读。没有什么比热爱更好的动力了。言传身教正是米勒老师所做的,之所以可以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推荐合适的书,正是因为米勒老师自身广泛阅读的帮助。想想我们有多少家长、有多少老师,一边强迫孩子多读书,而自己从来没读过一本书。
本书中提到了一些传统做法,比如全班共读一本书、阅读理解测试、读书报告、读书日记、轮流朗读、阅读激励活动等等。这些做法的初心是好的,但操作起来却本末倒置,并未让孩子养成热爱阅读的结果。相反,这些传统做法使学生们产生逆反心理,大量的练习和报告剥夺了孩子阅读兴趣,反而不愿意阅读了。因为真正的阅读从来都是发自内在的动力,而不是外的监督、管控和激励。针对传统做法的不足,米勒老师开创了很多更人性化的方法。比如,从读者的角度去引导孩子,而不是从教科书的角度出发,替代全班共读一本书;把阅读测试当成一个文类,替代阅读理解测试;用图书推介和评论替代读书报告;在课堂上阅读替代读书日记;轮流朗读前让学生做好准备和练习,并让学生结伴分组;阅读本身就是最好的激励,无需其他形式。
本书还有一大亮点是提到了大量好的作品,说实话我几乎都没有读过,我知道我错过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但也很庆幸,我现在遇到了《书语者》,遇到米勒这样有智慧的老师。同时心中也有遗憾,在我们国家,会有这样的老师存在么?如果我的孩子能遇到这样的老师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真心希望,在职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朋友们可以读到这本书,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影响更多的小生命。如果你是一位语文老师,一定要读这本书,他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引导孩子爱上自主阅读,书中不但有方法,还有很多有趣的、美好的欢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