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上班接触一年多语文教学,这一年来摸索学习谈不上什么经验。还在这份工作中尽力的尝试。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对待这份工作的态度。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与大家交流,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一、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习惯的养成往往定性于学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成为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三年级的小孩子来说,逐渐形成明显的好动、惰性、等不好习惯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从点滴抓起,逐步积累。时时注意给孩子以提醒,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同时,教师也应做好表率作用,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极强,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他们最敬重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将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如黑板上整齐规范、一丝不苟的板书;特长方面的启示学习、听学生发言时的姿态;说话的语气、平时为人处世等方面都是学生模仿的标本。
二、多种途径,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应努力做到的是让学生喜欢自己,从而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只要学生真正喜欢上了语文,想不学好都难。
1.运用灵活多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对于孩子来说,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亲切的语言,,都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利用直观教具,生动形象的画面,多媒体信息化资源,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讲故事,做游戏,猜字谜等都是极好的激趣手段。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变着花样把学生引入课堂的轨道上来,让学生每节课都感到新鲜。尤其对于新的教学设备、更优化的教育平台。
2.多表扬鼓励,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
没有人不喜欢受表扬,小孩子更是如此。表扬的方式很多,除过口头温和的表扬之外,用小礼品、谈心、让孩子们的优点在班中更大化的扩展,在细节中让孩子自信起来,享受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
3.养成写作的习惯,班里每个同学有一个学习记录本,语文作业分为AB本同时进行,A本正式本,B本为练习本,平时每天发生的事及时记录在笔记中,课前轮流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也加强表达能力。
4.从预习入手,培养学习意识
预习是个好习惯,但难在不能坚持经常。我用布置预习作业的方式,把预习固定下来,作为每节课必须完成的作业。规定预习作业的内容,通常包括自读课文2到3遍,标出生字词,抄写生字词并注意,解释词语,简要概括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 ,给课文写批注等。作为常规作业,老师按时批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必须进行预习,这样就为课堂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5.建立有效合理的学习形式,班级从二年级开始皆为师徒关系,通过表现与成绩合理的分配,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对于后进生起了重要的帮助,在班里形成了优生之间友善的学习关系,良性竞争,更加促进了学习提高,从小师傅到大师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老师在平时稍加引导,他们逐步向自主学习迈进。
6.进行轮流学习班长体验,每天安排一个人负责监督全班同学的具体学习情况,在管理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更多平时不可能接触的知识。晚自习前对全体学生汇报,再到班主任处反馈,发生问题尽早解决。
7.加强读书活动的实践,每个晚自习以学生为代表为班级讲故事、提问并解决,对于加深学习的力度与强增思维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
三、培养学生语文积累的习惯。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知识高深莫测,包罗万象。学好语文并非一日之功,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我采用了这两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积累习惯:
1.摘抄好词佳句、编写小故事,。从三年级开始,我便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集本,把所学课文,和课外阅读的书籍中的好词佳句分门别类地摘录下来。利用早读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读半小时。这样日积月累,不但学生的采集本越来越丰富,说起话来也能出口成章了。
2.坚持读书,语文课中可以读,休息时间可以读,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优质读本,每天选择自己喜欢的自己读、与同伴读,亲子共读,师生互读,慢慢积累习作素材,不但增强了乐趣,而且作为小学生能够很好的引导父母读书,积极分享读书感悟。这一学期家长的转变很明显,书是最好的老师,读书更是良师益友,一直坚持下去,期待学生有更大的转表。
四、落实语文双基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将双基训练落实到实处,我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来抓的:
1.抓字词的过关。学习语文的运用,字词得先过关。小学阶段的识字量非常的大,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每学一课生字,我都必须进行听写。一开始,我采用大家都惯用的听写,后来经过单元测验,我发现班上有一部分学生,看拼音写词语存在很大问题。经过了解,我发现原来这部分学生拼音不会拼。于是,在以后的听写词语练习时,我打破惯例,改用看拼音写词语的方式进行。并且让全班同学一齐拼读后,在开始写。这样长期以往,全班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就全部过关了。
2.强化阅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要重课内,还要加强课外的阅读。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我经常指导学生认真完成课外阅读,独立的完成书后面的练习。对于阅读能力稍微差点的学生,鼓励他们多读,并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除此之外,我还要求每个学生的书包里备一本课外书,以便阅读课或读书时间阅读,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看两本以上的课外书,并做好批注和笔记。
3.提高写作的水平。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就是写作。从说话写话训练开始,启发学生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去说,也就是让他们会用这样的句式去说: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和谁在做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按顺序说话的习惯。还要教他们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掌握不同体裁的格式。当然,引导学生观察也至关重要,只有善于观察才会有发现,才会有素材。其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离不开积累。课内与课外的好词佳句的积累,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写日记,能帮助他们积累素材。这样,他们写起作文就能信手拈来,一挥而就了。
4.落实课前一分钟训练
每堂课前,我都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展示性训练,如成语故事、一分钟演讲、优秀作文朗诵等。提前编排好表演顺序,每个学生依次上台表演,根据实际成绩进行,实在不会的就抚安排他们抄写优秀作文。学生从胆小、不熟练到应付自如,总是要有个过程的,教师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能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能够从容应对比较大的场面。
四、家校配合,齐抓共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必须把握住机会,利用开家长会,家庭走访等方式,让家长和学校配合起来,学校布置的作业,每天争取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并签字,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样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尝试,说得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期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