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永澄老师讲的内容是第一章的检视阅读。
写一下做少的得多写一个学习心得。
这个道理,反复听说,另外的说法比如”慢就是快”,厚积薄发等。重要的道理往往是简单的不不行,所以很容易被忽略。每天见面,但是没能引起注意的,显然一个睁眼瞎。但是在永澄老师的带领下,亲身体会了,以前只有在书上才能听说“大牛,高手”的学习方法和认真程度。
如此,因为亲眼所见,从跟我没关系,到开始笃信这些简单而又深刻踏实的道理了。
做少的多,要怎么实践呢?
其一,永澄老师说读书获取信息,就要从信息源上下功夫。
花时间,读大书。反复读,吃透一本底层原理的书,读其他畅销书就很快了。
其二,读好书要放慢。永澄老师说,他读《把时间做朋友》读了17遍,分享30遍。。
第1个感受是,哇好厉害。
第2个感受是,我只读了4遍,且不说读书质量,17遍跟3遍,数量上就差很远。
第3个感受是,哇,原来我跟高手的距离在这呢!发现了距离,就好办了,模仿高手,跟他做到一样的地步
第4个感受,就是永澄老师读一本好书的时间跨度肯定很长,分享30遍都分享什么内容呢?怎么分析的呢?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只花了1天,头3遍加起来大约一周,做了写摘录笔记,就觉得很够啦,受益满满得意忘形(大约就是有很多启发感,但是并没有跟自己产生关系)。大概过了2年,大概人生还是问题加迷茫,于是读了第4遍。我的读书过程,本身就反应了很多问题,如果我刚开始就认真读,真的读进去了,内化了,我想两年后应该不置于还是那么迷茫。
放慢的一个方法就是“在时间上拉长”,让潜意识和大脑去学习。因为,学习不仅仅是知识输入的过程,还是一个生理过程,大脑神经干嘛干嘛的,具体了解这个事情就要去看认知学原理的书了,总之,学习是一个生理过程,就和怀胎十月一样,不能急,否则后果很严重。
放慢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一次只做一件事情,这原本就应该是轻松加愉悦的事,可为什么这么难呢?一方面我觉得是永澄老师提到的内心没有“秩序感”,另一方面,就是因焦虑引起的“贪多”。
秩序感是自己内心对于某一确定目标按要求和标准达成的自我要求程。你给自己定了事情并且按照自己确定的要求去执行并完整,秩序感就很强,反之,秩序感就很弱。秩序感,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守纪律,一旦确定下来的事情,就要全力以赴去做,而不是稍微遇到点困难就要逃避
焦虑,是我这些年感受最深的一个东西,也是对成长来说伤害最大的东西。有时候就觉得,如果一个人焦虑的方法不对,成长的姿势也会变得很难看。焦虑,大概是因为现实生活里扑面而来的种种缺失和不足,什么都想立刻获得,但是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化解问题或者获取结果。现在想想,焦虑表面上是实力不足,本质是分不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什么最重要。也就是无法主动做出选择,而导致的被动接受压力。因此,无法延迟满足,没有长期目标,只有短期的焦虑。
写到这里,内心翻涌。这次读《快思慢想》也是一样的,如果我采取和以前的读书方法,结果也是可想而知,不会说没有收获,但肯定会错过很多很多。共读活动过去2周,好几次都会因为无知的傲慢,而轻视正确阅读的重要性,想重走那条舒服的走老路(此处应该是有个认知捷径),但每次看到永澄老师的读书方式,就能很清醒的走回来
其三,想起《好好学习》里提到的,学习就是纠正原有假设。既然纠正就要有对标。做少的多的就要让自己做对做到位。这是
永澄老师说要给自己建立高标准,这个高标准“就是做到位”,做到位。竭尽全力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
其实刚开始,填写共读标准的时候,我选择的高标准,其实也没懂什么是高标准,现在也不懂,但是大约能感知到了。高标准的标准是什么?因人而异,而“异”的共同点是:不留余力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只有一次次“榨干”自己的才能,才能脱胎换骨把。
说到这里,我感受到自己对“竭尽全力”这些以前一听到就认知紧张的词,是满满的坚定和踏实感。
那么我自己的高标准是什么呢?虽然不能一次性写到位,但是永澄老师说了,让自己的认知结构化,才能进行验证和补充,可以先验解释。
一切为了纠正自己的认知假设,那么
1.暴露出自己的认知假设: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行为
2.找出正确的认知假设,结构化并理解,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将学习的到的知识点,用相应的方法解释,如画结构图,流程图,或者图片解释,然后学习过程中完善补充
3.实践:将形成模型和标准的结构化假设去行动
4.反思:将自己的认知假设和学习到的认知假设进行对比,找出距离,并实践
5.重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