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城并不全然陌生,因听说过他的《棋王》,而到现在才读他的书。
那天坐在湖边,读完《棋王》、《树王》,再追《孩子王》 。直到夕阳西下,天色黑了下来,才关上kindle回屋。
【1】
要说这三王的故事都很简单。
《棋王》讲述一个爱棋爱得有些痴呆的高手。
《树王》讲述一个砍树水平高,也爱树如命的村民。
《孩子王》讲述一个下乡知识青年在农村中学教书的经历。
所有的背景就都是基于下乡知识青年那段时光人,但不象一有些知青文学表达的那般悲苦。原生态的生活,却别有趣味。
仔细思量,对阿城小说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文字所渲染出的魅力。
一是,简洁。没有冗长的描写,只用几个简短的笔触即描绘一种局面。
二是,质朴。都是平实之语,口语化而不流俗,绝无生僻之辞。
三是,面面感极强。
棋王之争,九个人与他一个人下,九局连环!车轮大战!
焚烧山林,树王倒塌,都极具渲染力,仿佛身临其境。
四是,着力细小,却触及重大命题。
《棋王》让人思考,生存在外,何以解忧?俗人之间的区别,就看享受什么乐趣。
《树王》讲的不仅仅是一棵树的故事,那是讲的是关于生命的故事。
《孩子王》讲的是教育的本质,学什么要用, 甚至教人如何写作。
写字,就是要将字写清楚。
就写一件事,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这件事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出来。
因为“愈是简单的事,也许真的愈不容易做”。
【2】
我之所以对阿城的文字有如此深的感触,想必出自个人对文字的偏好。
面对同样的世间万象,每个人触发点不一样,每个人寻求出路的方式也不一样。
有人的痴迷画画,有的人痴迷唱歌,有的人痴迷写作......等等,不一而足。不必强求一致,也不必评判谁优谁劣。
审视我自己,估且可以算作一个痴迷文字的人。几天不读书,就觉得书在喊我。几天不写点什么,心中空荡荡的。读了书,写了字,心就安然了。
这种性情还遗传给女儿,她小时候一吵闹,给她一本书,就安静下来了。可喜女儿养得很省心,不期然就大了。
正好看到胡适“三总得”:
“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
“总得有一点信心。”
于是我就总结一条:人总得痴迷点什么。
就象阿城小说中的人物,有的迷棋,有的爱树,有的专注读书。于此,人与人之间,除了皮囊的差异,还多些有趣的灵魂,这人世不致于俗不可耐。
【3】
很八卦,想知道阿城现在干啥?
网上查了一下,阿城有一段在美国,因为美国不需要关系网就可以生存。有记者问他何以维生?
我在美国打了很多份工,主要是刷墙。刷墙不用动脑子。我为什么非要去做那些费脑子的工作?
这个我也相信,一个移民加拿大的朋友对我说过,她在国内做会计,到了这边开始打labor工,并说打labor工会上瘾的。是的,劳心劳力的工作真是累人呢。
阿城后来还是回国发展,主要收入来源据说来自影视行业,当编剧,毕竟赚得多。阿城说当一个名作家,就等于说“我是要饭的”。
我有嘴,我老婆有嘴,我孩子也有嘴。靠写小说挣钱太苦。小至个人,大至中国,衣食是一个绝顶大的问题,先要吃饱,再谈其它。
换了谁都一样,这是最实在的真理。
于是,再总结一条:人总得痴迷点什么,但人总得先靠什么技能先活下来。
人与人之间,各自经历都超不出他人的想像力。你怎么活着,我也怎么活着。只是,当人已不在江湖,江湖仍留传着你的传说,那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王朔能瞧得上的人没几个,但他曾经说:"若是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
如今,阿城虽已不再写小说,但仍有很多人崇拜阿城,欣赏阿城的文字,阿城在尘世已经化作了一个传说。